對等關稅20%》60分須補考!商總許舒博:與日韓的5%差距對產業來說是沉重壓力
台美關稅正式公布20%,高於主要競爭對手國日本、南韓的15%,各界關心對台灣產業影響如何。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今(1)日表示,「20%對台灣來講我只能說是六十分,但是要進行補考」。
他強調,相較於日韓具備足夠的自由貿易協定與區域經濟組織參與,台灣企業並無此優勢,希望後續談判團隊能積極磋商,「至少、至少跟日韓相同15%的範圍」。
同時,許舒博也建議,政府應統合產業界對美投資與採購的整體意願,而非放任單獨企業赴美投資,好好整合籌碼、再對外談判;並呼籲行政院應該公布談判過程中,那些項目是台灣堅守的底線,又有哪些是美國要求的,「讓國人了解,現在大家都不知道」。
台美關稅20%須補考,商總:若匯率穩定可以再撐一下
先前許對媒體表示,若台美關稅高於20%,政府得跟國民道歉,此次稅率剛好卡在20%。對此,許舒博總結一句,「百分之20對台灣來講,我只能說是六十分,但是要進行補考」。
他接著表示,但既然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表明這是「暫時性關稅」,也可見他們對20%也不滿意,因此下一步也希望談判團隊能積極磋商,取得平衡點,並強調,「至少、至少跟日韓相同15%的範圍」,對台灣衝擊才會變少。
台美稅率目前高日韓5%,他坦言,這5%差距自然對產業來說是沉重壓力,對台灣產業一定會有不良效果;目前只要與日韓有競爭關係的,例如機械、部分電子零組件等,都會喪失一些市場,尤其美國市場,這部分衝擊比較大。
相較於日本與韓國,台灣在對外經貿上缺乏足夠的自由貿易協定與區域經濟組織參與,許舒博指出,因此日、韓可在對外貿易上「截長補短」,而台灣則缺乏這方面的優勢,若面對20%關稅,壓力很大。
他也額外點出新台幣匯率擔憂,匯率穩定仍是影響對外貿易很重要的一環,如今匯率已經升值12%左右,若這段期間不能穩定,除了關稅20%外,台灣產業自然是雪上加霜,「匯率穩定的話,我們能再撐一下」。
籲政府「整合企業投資、採購力道」,別再只喊「談判氣氛良好」
許舒博表示,美國與日本、韓國的經貿協商案例清楚顯示,華府所看重的並非談判氣氛,而是實質籌碼。他指出,日韓為換取15%的較低關稅,不僅開放農產品與汽車市場,更承諾數千億美元的投資,其中投資項目甚至需經川普點名指定,可見美國談判策略始終以「換取實利」為優先考量。
許舒博強調,日韓與美國的關係比台灣親近,但美方依舊要求日韓端出大籌碼,台灣當然也可能面臨相同的要求,包括增加對美投資、開放農產品、汽車與汽車零組件等市場,這些項目恐怕都是未來談判中不可避免的議題。
對此,他指出,政府應在一開始就採取「整合性談判」策略,透過經濟部投審會統合產業界對美投資與採購的整體意願,主動設計談判籌碼,而非讓單一企業單獨赴美投資。
他以台積電為例,目前台積電已承諾1,650億美元投資,但若未納入整體談判規劃,後續無論是三千億還是四千億的投資,台積電究竟是否有被納入該金額,還是先前承諾的不算數。這對台灣整體利益將造成風險。
許舒博直言,政府不要整天說「對美談判氣氛良好」,結果卻仍面臨20%關稅,美方從未以氣氛為重,而是始終以利益、籌碼為先;同時,行政院應該公布,在談判過程中,那些項目是台灣堅守的底線,又有哪些是美國要求的,讓國人了解,現在大家都不知道。
面對美國未來可能進一步要求,包括是否動用主權基金、還有哪些籌碼可以釋出,都必須先行盤點與規劃,他呼籲,政府應儘速展開企業投資與採購的整合性準備,以應對美國後續協議過程。
台灣延長加賽!許舒博:農業全保很難,但食安不能讓步
川普於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税措施,原計於4月9日生效,但因市場反應強烈,先後兩次延期──先延期至7月9日,再次簽署行政命令延後至8月1日。如今台灣可能又要繼續協商,產業持續面對不確定性。
對此,許舒博認為,目前對產業有一個好處,即是20%應該就是天花板,因此可以朝這方向來準備,至於政府能否在往下談這就取決於籌碼多寡、要用什麼去換,「補考成績如何,國人期待非常大」。
尤其是農業,關心的並非哪一項農產品開放,而是哪一項農產品是否影響食安,許舒博強調,政府未來談判不能在食安方面有所讓步,這是產業界很迫切需要政府知道的。
台灣對外產業以工業為主,他認為,要確保農業全然不傷害將有困難,但開放部分農產品市場,台灣農業也許會受到傷害,但政府有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政府可編列基金來救助農業,這比較好解決。
不見得出現景氣寒冬,但產業或將被迫轉移出走
針對外界擔憂高關稅將引發景氣寒冬,許舒博則認為情況未必悲觀,「台灣人很厲害,自己會找出路」,但問題在於出路是否仍在台灣。
他指出,許多台灣企業本來就有海外布局,若面對台灣本地關稅高於其他國家,自然會選擇將生產或接單轉往他國,「是不是全部都根留台灣,這就是大家思考的問題了」,長遠來看,可能導致本地廠房停工、失業增加。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