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孩子愛問為什麼?父母千萬別亂回答!專家教你「2招回覆」解決問題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30日02:00 • Uho編輯部

當孩子不斷提問「為什麼」,父母該如何應對呢?兒童心理專家千英姬於《孩子為什麼這樣說?》一書中,以兒童心理學、九型人格學等當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以孩子的視角出發,去理解孩子們表達不清楚的情緒,或說不出口的想法,帶領讀者深入孩子內心世界。以下為原書摘文:

孩子一直問「為什麼」

「最近孩子經常問『為什麼』。我希望能夠給予他合適的回答,但很多時候我也沒有正確答案。」這是家長們在諮詢中心經常提到的煩惱。

「為什麼我們要上幼兒園?」「為什麼爸爸的肚臍看起來很好笑?」「為什麼媽媽坐著休息?」⋯⋯孩子們接連不斷地提出各種問題,時常讓父母頓時慌張起來。如果有明確的答案,事情就簡單多了,但大部分情況下都難以提供明確的解答,讓人感到束手無策。在閱讀圖畫書的時候,孩子們只要看到新的昆蟲或花朵,就會像瀑布一樣傾倒各種問題。

「這是什麼?」
「那個叫做螳螂。」
「為什麼叫做螳螂?」
「這個嘛……人們就是這樣幫牠取名字的。」
「螳螂為什麼這麼細長?」

難以招架的父母在聽完孩子詢問後,不知不覺就開始在網路上搜索「螳螂名稱的由來和外貌特徵」。帶孩子去動物園時,孩子也會問:「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這麼長?長頸鹿會說話嗎?我們不能把長頸鹿和松鼠放在一起養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孩子又會接著問:「為什麼不行呢?那可以養兔子嗎?」如此接連不斷地提出問題。

「別問了,你看那個!哇!是獅子!你再看看那個!那是大象!大象真的很大隻對吧?」父母努力轉移孩子注意力,試圖制止孩子繼續問下去。然而,沒過多久,孩子又開始了新的一輪質問。父母雖然也想要在網路上搜尋長頸鹿脖子很長的原因,好好跟孩子說明,但想要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釋複雜的內容並不容易。

我們家老大在3歲時「問題大爆發」,每次對話中都會出現「為什麼?」,特別是在坐公車、捷運等大眾交通時,他的好奇心似乎更加旺盛。有一天,我在公車上反問孩子:「你覺得呢?」然後正準備要好好回答孩子的問題時,坐在後面的老伯伯突然開口對孩子說:「別再問問題了,你媽媽要回答你這麼多問題也很辛苦。」

雖然我和兒子的談話聲沒有很大聲,但因為老伯伯就坐在後面,一直聽我們說話應該會覺得很累。我誠懇地向老伯伯道歉,然後再次向孩子解釋情況。「車廂內是公共場合,應該要保持安靜。等我們下車後,你再問問題也可以喔!今天出門,讓你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吧?」

「為什麼?」的詞彙遊戲通常在孩子約3歲時開始,也是左腦開始發展的階段。尤其孩子出門時,看到五花八門的東西,便會對周遭充滿好奇,興趣也變得多樣化,於是問題不斷湧現。然後,隨著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這種情況就會逐漸減少。

當孩子詢問「為什麼?」時,起初父母會和藹地一一解釋,但隨著時間流逝,孩子的提問可能變得像開玩笑一樣,連續用問題轟炸父母,導致父母最終回答:「夠了,不要再問了!」或者顯露出「隨便亂回答」或「不耐煩」的反應。面對孩子的連續提問,父母有時甚至會想:「孩子是在折磨我嗎?」儘管我們理性上知道並非如此,但依然難以維持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

問答滿足孩子好奇心

對孩子而言,「為什麼」是個非常有趣的詞彙。孩子對這世界充滿好奇,有太多事情想要瞭解,他們的好奇心常讓他們不想睡覺,而且這些問答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時又引發更多的好奇心。

  • 我想要確認我所知道的事情是不是對的,我還不想要睡覺。
  • 我打算和爸爸一起玩問答遊戲,不想要馬上睡覺。

此外,孩子認為不管詢問父母任何問題,父母都會知道答案,也會態度友善地給予回覆。即使是已知的事情,孩子們依然想跟父母確認,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們相信,父母會教他們這世界上的一切知識,也會回答他們所有疑問。

  • 當我提出問題時,媽媽會注視著我,並且溫柔地回答我,我非常喜歡這樣。
  • 我認為在我提問的時候,爸爸的回答是最棒的。我不會隨便向任何人提問。幫助孩子提出好問題的方法

在諮詢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不斷提問的孩子。有些孩子會提出有確切答案的問題,也有些孩子會一再反覆提出無意義的問題,甚至有些孩子無法停止提問,讓父母筋疲力盡。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提問,我們應該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

第1,有時候需要限制孩子提問的數量。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一旦啟動「提問開關」,他們就會陷入一連串的問題遊戲中,特別是當他們知道透過提問可以拖延睡覺時間時,可能會持續提出各種無厘頭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堅定地限制提問的數量,例如說:「已經夠囉!明天再問下一個問題吧!」藉此讓他們選擇真正好奇的問題,而非只是開玩笑的提問。

第2,應該與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答案。

問題是思考的起點,幾乎所有思考的起源都來自於問題。透過問問題,孩子能夠培養思考的能力,而這正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當孩子提問時,我們常常認為應該提供正確答案,但更好的方式是透過提問進一步展開對話,例如可以反問孩子:「你覺得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藉此延伸到更深入的對話。

以學習的好奇心為出發點來提問的孩子們,通常會針對具體的原理或因果關係展開對話。這些問題往往是父母難以輕易回答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也不太確定呢!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然後跟孩子一起透過相關書籍或網路來尋找答案。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孩子能夠享受滿足好奇心的過程,同時也提供孩子與父母交流的機會。比起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與孩子一同尋找答案的過程。

如果孩子對某個特定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們應該積極地幫他拓展這個領域。當孩子提問時,不要感到厭煩,可以鼓勵地說:「這問題很棒耶!」這樣的稱讚有助於激發孩子對於探索的熱情。請記得,提問能夠擴展孩子的思維,同時也能夠讓孩子獲得學習的動力。

(本文摘自/孩子為什麼這樣說?:解密孩子話語背後的情緒及需求,以真誠對話和行為引導,化解他的對抗與不安、建立自信與快樂!/台灣廣廈)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