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自研 AI 晶片夢碎?外傳特斯拉解散超級電腦團隊,轉向三星、英特爾懷抱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馬斯克(Elon Musk)下令關閉特斯拉(Tesla)旗下的 Dojo 超級電腦研發團隊,並確認團隊主管彼得・班農(Peter Bannon)離職。外界猜測,特斯拉可能在自駕技術相關的自主 AI 晶片研發方向出現重大轉變。《路透社》(Reuters)報導指出,剩餘 Dojo 團隊成員將被重新分配至公司內部其他數據中心與運算專案。
Dojo 計畫過去被視為特斯拉人工智慧運算戰略的一部分,用於加速自動駕駛與機器人等 AI 系統的訓練。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 2023 年曾估計,若 Dojo 全面投入商用,可能為特斯拉市值額外增加 5000 億美元。然而馬斯克(Elon Musk) 2024 年 1 月曾表示,Dojo 是一項「值得嘗試但成功機率不高的長期計畫」,並在 7 月財報會議上提到,未來 Dojo 技術可能會採用與合作夥伴相似的晶片設計架構。
Dojo 多名工程師跳槽新創公司
Dojo 系統由特斯拉自主設計,主要任務是處理來自全球特斯拉車隊的大量影像與感測數據,為「Autopilot」、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 FSD)以及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的機器學習模型提供訓練運算能力。第一代 Dojo 採用自研 D1 晶片,使用台積電(TSMC)7 奈米製程,單顆面積達 654 平方毫米,並透過 SoW(System-on-Wafer)封裝技術將 25 顆晶片直接在晶圓上互連,形成一個運算模組。
由於 SoW 技術採用整片晶圓進行連接,量產數量相對有限,營收規模不大。近幾個月,Dojo 團隊已有約 20 名工程師轉投新創公司 DensityAI,該公司由 Dojo 前負責人加內許・文卡塔拉馬南(Ganesh Venkataramanan)以及 2 名前特斯拉工程師創立,專注於 AI 資料中心、機器人與汽車應用的晶片與硬體研發。
特斯拉晶片策略轉向?外傳可能與三星、英特爾分工
《彭博社》報導指出,特斯拉正在加深對外部晶片與製造合作夥伴的依賴,包括先前與三星(Samsung)電子簽署價值 165 億美元的長期代工合約,確保至 2033 年的 AI 晶片供應,並計畫由三星位於美國德州的新廠生產下一代「AI6」晶片。該晶片採用 2 奈米製程,預計用於 FSD、Optimus 機器人以及數據中心伺服器。
《ZDNET Koera》報導指出,特斯拉正與三星和英特爾(Intel)討論一項分工方案:晶圓代工由三星負責,模組封裝則由英特爾採用其 EMIB(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2.5D 封裝技術執行。EMIB 與 SoW 技術不同,前者利用嵌入基板的小型矽橋連接多顆晶片,可在更大面積上靈活配置,但目前商用技術在製作晶圓級超大尺寸晶片方面仍存在難度。特斯拉計畫在 Dojo 3 世代將晶片設計與 AI6 架構統一,根據應用情境配置不同數量的晶片。
資料來源:Bloomberg、Reuters、ZDNET Koera;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延伸閱讀
比起挑戰創新,更在乎「出事誰負責」!三星問責文化逼走核心工程師
英特爾 CEO 基辛格宣布退休!市值、營收、淨利全線崩跌,曾經的半導體巨頭下一步怎麼走?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