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河豚毒性到底有多強?醫揭河豚毒「少量即可致命」只喝魚湯也出事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28日03:00 • NOW健康

許多人喜歡海鮮,但食用河豚而中毒案件層出不窮,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講座教授黃登福表示,台灣附近海域常見有30多種河豚,大多數含有劇毒,最顯著表徵為4顆牙齒,呼籲民眾勿購買或捕捉此種魚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河豚毒性以及中毒症狀,唯有提升警覺,才能避免河豚毒帶來的致命風險。

河豚毒素少量即可致命

黃登福說,河豚為暖水性的魚類,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含有河豚毒素。河豚因種類、地域及季節不同而有毒性強弱之分。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毒性強、具有耐熱性,即使加熱也無法破壞,2~3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足以致人於死。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除了肌肉之外,河豚幾乎全身都有毒,包括,皮膚、內臟器官、卵巢或肝臟等。正因如此,在日本專門料理河豚的師傅必須通過考試,取得證照後,才能處理河豚,一般民眾如果自行烹煮,中毒風險高。

黃登福指出,台灣附近海域常見有30多種河豚,大多數有毒,最顯著表徵為4顆牙齒,呼籲民眾勿購買或捕捉此種魚類。除了河豚,海產螺、貝、海星、螃蟹和章魚等也可能含有河豚毒素,且透過食物鏈方式層層累積。

只喝魚湯也會中毒

顏宗海表示,河豚毒素為「水溶性」,只要喝到魚湯,也會中毒,加上河豚本身耐高溫,煮了魚湯也無法破壞其毒素結構,也就是煮熟後,也可能將引發中毒,一開始嘴唇、手指等部位出現麻痺,嚴重時意識不清、抽蓄。

黃登福說,河豚毒素中毒潛伏期一般在3小時內(通常在10~45分鐘),症狀主要為神經症狀,包括,輕微頭痛、噁心、嘔吐、麻木或刺痛(包括口、舌及四肢)、頭暈無力、吞嚥困難;嚴重個案甚至出現呼吸麻痺、低血壓、心跳減慢等現象。

在治療上,顏宗海指出,河豚中毒症狀嚴重度與攝食毒素多寡有關,吃的愈多,症狀愈嚴重,臨床上並沒有針對河豚毒素的特定解毒劑,因此河豚中毒病人住院後,主要是症狀治療、支持性療法。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為:台灣近海常見河豚30餘種大多有毒 誤食下場嚴重恐致命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