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疾管署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列法定傳染病 傳染途徑、症狀、預防方式一次看

CTWANT

更新於 20小時前 • 發布於 21小時前 • 林則澄
民眾感染立百病毒後,有些呈現輕微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個案可導致腦炎及抽搐。(示意圖/CTWANT資料照)

南韓疾病管理聽最近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法定第一級傳染病。我國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今(9)日表示,立百病毒的國際疫情趨勢及流行病學近年並沒有明顯的改變,但當疾管署觀察到國際疫情趨勢有明顯變化時,也不排除把立百病毒列為法定傳染病。《CTWANT》整理疾管署資料,帶讀者認識何謂立百病毒。

羅一鈞今天出席「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卸任、新任署長交接暨宣誓典禮」,並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疾管署對立百病毒算是熟知,整體而言,國際上的疫情跟流行病學近年並沒有明顯的改變,還是集中在印度和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一帶,也有零星病例可能出現在馬來西亞。

羅一鈞推估,南韓跟東南亞國度的交流較為密切與頻繁,才預先將立百病毒歸類為法定傳染病,而台灣很早以前就有一套方式,讓臨床醫師可為患者進行檢驗與通報。他也表示,疾管署會持續提供有關立百病毒的通報和檢驗的服務,讓臨床醫師可為患者診斷、檢驗與通報,如果觀察到國際疫情趨勢有明顯變化時,也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列為我國法定傳染病。

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今天出席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卸任、新任署長交接暨宣誓典禮。(圖/周志龍攝)

一、致病原、流行病學與傳染方式

立百病毒(NipahVirus, NiV)過去稱equine morbillivirus,為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idae)科,Henipavirus屬,自然宿主為蝙蝠,在狐蝠屬及其他蝙蝠物種身上被發現,可造成多種動物感染(中間宿主),例如豬、馬、羊、狗、貓等動物,並傳染給人類。不過立百病毒曾於1999年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造成疫情,且2001年起在孟加拉陸續有疫情通報,但該病毒與1999年造成馬來西亞疫情的病毒為不同株,此外,印度也陸續出現疫情,台灣目前無該疾病的通報個案。

立百病毒可藉由蝙蝠及豬隻傳染給人類,人類大多數是直接接觸生病豬隻或經由呼吸道飛沫、接觸生病動物的口鼻分泌物或其組織所感染。民眾食用到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椰棗、樹汁等,也可能導致感染。此外,立百病毒為有限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孟加拉與印度疫情均發現,立百病毒可經由接觸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引起人傳人的案例。

二、臨床症狀

立百病毒感染症初期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有些無症狀,有些呈現輕微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個案可導致腦炎及抽搐,並於24至48小時進展至昏迷,患者康復後,可能有後遺症,如抽搐或人格改變。

三、預防方法

民眾避免接觸果蝠或流行地區豬隻,及其他有可能感染的動物,且避免食用流行地區可能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椰棗、樹汁等,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尤其是接觸動物後)及食用清洗乾淨之水果,當接觸動物時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例如戴手套、口罩及工作服等,尤其是處理生病的動物或其身體組織時,在接觸後使用肥皂洗手或其他暴露部位。

另一方面,民眾也應落實執行院內感染管制措施,避免接觸到立百病毒感染者的血、體液,例如:唾液、腦脊髓液等或排泄物等,照顧或探望病人後應以肥皂或70%至75%酒精洗手液清潔消毒手部。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2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潘若迪63歲「皮膚變光滑」連斑都沒了!曝日常1習慣抗老超有效:真心覺得差別好大

姊妹淘
05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