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精心打扮卻被「粗糙後腳跟」洩老底?磨腳皮、塗保濕霜反讓你變「厚繭體質」…改掉1習慣,保濕才能到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12日02:53 • 發布於 10月12日02:53

作者 : 柳澤綾子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腳後跟像砂紙一樣粗糙,連走路都令人感到不自在。勾破絲襪不說,枉費精心打扮,穿著款式時髦的涼鞋,腳後跟卻龜裂脫皮,實在尷尬……

腳後跟粗糙乾裂的人都有兩大共通點

為什麼腳後跟總是粗糙?該如何保養最有效?是塗抹保濕霜、敷腳膜,還是用浮石打磨?想找出正確的解方,首先得了解腳後跟粗糙的真正原因。

腳後跟粗糙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角質無法正常代謝。

皮膚的代謝機制,是由內層的新生細胞逐漸向外推擠老化角質至表層,表層的老化角質自然脫落完成更新,這個過程稱為「角質更新」(turnover)。

然而,當肌膚過度乾燥,或年齡漸長導致新陳代謝減緩,角質更新有可能受阻,使原本應該脫落的老化角質堆積,造成角質層肥厚,妨礙水分滲透與滋潤角質,導致腳後跟變得又粗又硬。

此外,腳後跟是身體承受重量的主要部位,經常與鞋墊摩擦,摩擦力與壓力的雙重刺激,也會加劇皮膚受損與角質增厚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與身體其他部位相較之下,腳後跟的皮脂腺分布極少。

皮脂腺負責分泌皮脂,與汗水混合後形成具有保濕作用的「皮脂膜」,可防止水分蒸發,維持角質濕潤。但腳後跟因為缺乏足夠的皮脂腺,無法有效生成皮脂膜,導致角質層水分流失,容易乾燥龜裂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腳後跟粗糙並非單純的缺水或角質堆積,而是罹患了一種名為「角化型足癬」的真菌感染,也就是「角質增生型白癬」。這類皮膚病會造成腳後跟乾硬粗裂,必須使用抗真菌藥物治療,應謹慎鑑別。

避免光腳丫、經常用去腳質搓板磨腳皮

明白了腳後跟粗糙的原因,就可以針對生活習慣,找出對治辦法。

① 容易造成腳後跟頻繁摩擦與乾粗的習慣→光著腳丫,或是趿著涼鞋啪噠啪噠走

由於腳後跟經常支撐全身體重,因此這部位的角質必須相對更強韌,才能夠經久耐磨。而高跟鞋、尺寸不合的鞋、涼鞋等,都是走起路來不貼腳的鞋,容易對足底造成更大的衝擊和壓力,加速角質增厚。

此外,一到夏天,不少人會在家中打赤腳,或是直接穿著涼鞋在外面趴趴走,對腳後跟造成極大的壓力。再加上室內開冷氣空調,溫度低且空氣乾燥,赤腳暴露在空調環境下,腳的溫度低,血液循環差,皮膚更加乾燥。

如果感覺腳後腳明顯粗糙,在家中請穿上具有保濕作用的襪子,外出時則穿上鞋底具有緩衝作用的運動鞋。

② 容易造成角質增厚的習慣→用去角質搓板磨腳皮

腳上的老繭多了,不少人會經常拿著去角質搓板使勁的刮。但此舉也會連帶傷到老繭下的新生皮膚,皮膚為了自我保護,只好使勁保住角質,反而阻礙了角質的正常代謝,形成容易角質化的厚繭體質,這樣的皮膚保養著實矛盾。

腳後跟的角質護理,可以使用角質軟化劑等相對溫和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粗暴的搓板打磨。善用各種保養工具,才不至於傷害嬌嫩的皮膚角質。

③ 不良的保濕習慣→塗抹厚厚的保濕霜

腳後跟幾乎沒有皮脂腺可以保護自己免於乾燥,想要保養粗糙的腳後跟,可以在洗澡後,趁皮膚角質吸飽水分而變得柔軟時,在表面塗上一層帶油脂的滋潤霜,防止水分過快蒸發

多數人一看到皮膚乾燥,直覺反應就是趕緊塗上厚厚的保濕霜,但如此一來,反而將原本應該自然脫落的老廢角質一併糊在皮膚表面,阻礙了正常的新陳代謝。

理想的保養方式,應該先適度去除多餘的老化角質,然後補充水分加以保濕,最後覆蓋一層油脂薄膜鎖住水分。再加上避免那些導致腳後跟乾裂粗糙的不良生活習慣,以便維護肌膚的健康。

這一連串保養步驟看似繁瑣,實則是達到良好效果的捷徑。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擁有細緻光滑的足部肌膚。

結論

▼在家中穿著具有保濕作用的襪子,外出時則穿上鞋底具有緩衝作用的運動鞋。

▼先適度去除不必要的老廢角質,沐浴後趁角質吸收水分變得柔軟時,薄塗一層保濕霜鎖住水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這些健康常識,正在破壞你的健康:東京大學醫學博士的媽媽醫師,以醫學新知翻轉錯誤觀念》新自然主義出版,柳澤綾子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結褵30年相安無事,他退休1年竟被拋棄!劉黎兒點破:在家像大爺、把妻當看護…不改變就放她自由

50後的財富,從省1杯咖啡起步!名嘴狄志為7招攢「老本」:存ETF讓股息養你、月配息保單像買小套房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