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開幕 台灣社科書籍、漫畫備受讀者喜愛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3日電)2025上海書展今日開幕,首次採雙主場模式,分別在上海展覽中心與福州路上海書城舉行。今年上海書展依然沒有台灣展區,但有少數書商引進台灣書籍,相關展位的負責人表示,銷售狀況都非常好,尤其是社會科學以及漫畫最受喜愛。
2025上海書展於8月13日至19日舉辦,開幕第一天,中央社記者來到上海展覽中心,現場人滿為患,一早紙本導覽就被掃空。主要展出書籍除了政治、文學、古典詩詞、心理勵志,還有不少漫畫與文創週邊。其中,專門經營漫畫的「天聞角川」展位大排長龍,也顯示近期上海讀者對二次元文化的喜愛。
上海書展已連續3年沒有台灣書展區,在上海展覽中心的展出攤位中,「上海香港三聯書店」與「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公司」有引進較多台灣書籍。
上海香港三聯書店專門經營港台書籍,展位負責人陳先生表示,今年選出的台灣書籍以文化藝術類為主,「一些社會科學方面的書賣得還行」。陳先生介紹,他們書店雖然在展覽宣傳上較為低調,但每年銷售狀況都非常好,以坪效來說「每年都是最好」,主要就是因為經營港台書籍獨具特色,「目前在上海,我們沒有對手」。
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公司展位負責人石先生接受採訪表示,他們今年選出的參展書籍以漫畫、文學和一些生活書籍為主。
石先生介紹,台灣漫畫書在中國大陸的優勢在於,有很多日本漫畫沒有簡體中文出版,而且日本在談繁體中文版權合作時,「對台灣可能相對會友好一些,而大陸的部分可能會限制多一些」。
石先生表示,國學類的書也非常暢銷,「比如說我們這裡有一本『國史大綱』,賣的就特別好。我們差不多整個渠道一年500套左右,而且不是一直有貨的。」
一名在現場尋找台灣書籍的民眾表示,這邊還是比較多流行類的書,他想多找一些學術作品,尤其是歷史類書籍,「大陸很多的書它不太能出版,然後台灣有它的版本,或者說大陸出版的版本是刪減版,然後台灣有它的完整版。」
另一名從事博物館導覽工作的觀展民眾趙先生,也對台灣歷史書籍很感興趣,「我想找一些1949年之後,台灣當地出版工作者筆下是怎麼記錄中國幾千年來,從夏商周一直到清朝這段時間的,他們的史觀。」
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公司展位工作人員盧小姐表示,根據她的觀察,台灣的漫畫非常熱門,庫存比往年多了一倍,大約準備了3000多冊,「今天上午剛開幕,柯南就賣得非常好。」
盧小姐本身也是每年上海書展的常客,她觀察到近年書展銷售與羅列方式,比往年更加多樣化,面向客群更廣,從小孩到老年人皆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雖然如今電子書發達,但實體書還是有市場。石先生介紹,有許多民眾買書是收藏用途,「這幾年可能收藏的會偏多一些。」甚至有些人網路上看完電子書,喜歡才又買實體書來收藏。陳先生則自信表示,「真正喜歡看書的還是看實體書的」,尤其文化方面的書籍,看實體書的人還是較多。(編輯:楊昇儒)1140813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