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物價指數漲1.37% 外食費房租持續上揚
通膨壓力趨緩,民眾終於可以喘口氣。主計總處今(8)日公布物價變動概況,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7%,不僅連續2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同時創下逾4年新低;不含蔬果及能源的核心CPI年成長1.47%,則是連15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7月丹娜斯颱風來襲可能推升物價,但因去(2024)年基期偏高,預計今(2025)年CPI年增率仍可逐季收斂。
6月CPI年增1.37%,連3個月下滑,且為51個月以來最小漲幅。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揚,水果價格仍然比去年貴;房租、掛號費、補習及學習費、汽車保養及修理等費用調升、台鐵票價調漲,但蛋類、油料費、機票及通訊費等價格滑落,部分服務費因去年端午節落在6月基數較高,因此抵銷部分漲幅。
主計總處指出,去年端午節在6月,因此6月物價比較基期偏高,今年天候較為平穩,蔬菜水果價格走跌,扣除蔬果及能源等價格變動較大項目後,核心CPI漲幅為1.47%,連續15個月維持在2%以下,呈現平穩狀態。
以每月消費支出8萬元規模家庭為例,6月CPI漲幅1.37%,代表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情況下,每戶家庭平均支出比去年同月多出1,096元,支出項目以外食費增加294元最多,支出減少項目以油料費降低153元為主。
影響消費者物價感受的外食費,6月漲幅3.44%,連8個月超過3%,所幸幅度縮小;同時,房租也有2.3%的升幅,且民眾經常採購的品項價格大多走揚。主計總處表示,CPI漲幅持續收斂、住宅維修費下降,電價未調整,均有助於緩解廠商漲價壓力,未來外食費與房租2項漲幅應不致於擴大,但消費者對於通膨的感受依仍舊明顯。
物價查價有368個項目,主計總處說明,有3分之2項目的價格比去年為高,加上民眾經常購買的外食、水果、肉類等,每月經常性購入一次的品項上漲2.54%,明顯高於整體CPI升幅,因此民眾仍然感受物價昂貴。
此外,6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下滑2.11%,連續32個月下降,因新台幣對美元強勢升值,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大跌10.35%,創57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內消品物價指數下探6.94%,則是近2年來最大。主計總處提到,內消品物價回落情況將落後2季反映,預估今年下半年CPI漲幅有機會在2%以下。而7月物價漲幅低於2%的可能性很高,第3季、第4季CPI有望繼續收斂。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