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1萬才過關 詐騙簡訊先來騙個資
立法院才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已有詐騙集團出招行騙。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發布緊急警告,已有不肖分子假冒政府名義發送簡訊或LINE訊息,聲稱可登記領取現金補助,並誘導民眾點擊偽造網站連結填寫個資,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政府尚未啟動任何申請或登記流程,切勿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以免個資遭竊或帳戶被盜。
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源自立法院於7月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由國民黨團主導修正內容並獲多數支持。與行政院先前提出的版本相比,最終版本刪除對台電補貼1,000億元的預算,改為全民現金補助,總規模由原本的4,100億元上調至5,450億元。
根據條文規定,每位國人可領取1萬元現金,並於今(2025)年10月31日前發放完畢。條例實施期間自今年3月12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涵蓋近3年期間的整體預算執行。
國民黨團表示,在高通膨與經濟不振的情況下,政府應將資源回饋給人民,由下而上刺激內需、帶動景氣復甦。不過,行政院對此版本持保留立場,指出若追加普發預算將舉債2,350億元,可能產生財政負擔,目前仍未決定是否提出覆議。
不過,詐騙集團已搶先出手,根據警方說明,詐騙手法多以「登記領現金1萬元」為誘因,製作與政府網站極為相似的假頁面,誘導民眾輸入姓名、身分證號、銀行帳號等敏感資料,藉此進行盜領、盜刷或其他不法行為。
刑事局提醒,政府不會主動透過簡訊或社群軟體要求提供帳戶資訊或個資,也不會設立臨時網站辦理現金發放,民眾務必透過政府正式公告管道查證訊息真偽,如有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面對詐騙猖獗,刑事局呼籲民眾提醒長輩、親友共同防範,尤其長者更容易受到「補助領現金」等訊息吸引。警方強調,詐騙集團往往趁政策發布初期資訊不明時趁機行騙,籲請民眾「領錢不急、先查證」,守住荷包。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