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避川普關稅提前出貨潮退燒 台韓日下半年出口恐急凍
美國總統川普不按牌理出牌的關稅政策,促使亞洲製造商搶在關稅上調前「提前出貨」,將貨物大量運往北美港口。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川普陸續敲定關稅稅率,分析師示警,隨著美國消費者開始適應進口商品可能出現的價格上漲,未來幾季亞洲對美出口恐將大幅滑降。
倘若這個趨勢持續,除非決策者轉向更積極行動刺激內需,否則亞洲經濟恐將失去關鍵成長支柱。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供應鏈研究主管羅傑斯(Chris Rogers)說:「目前的一大未知數是(美國)通膨會攀升多少,而這又將對消費者需求產生什麼影響。」
美國消費支出放緩,將削弱美國零售業者繼續囤積貨物的意願,這恐迫使亞洲各國央行比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更早擴大財政支持或調降利率,以維持國內經濟成長。
花旗經濟學家指出,「提前出貨」現象在晶片、電腦等電子產品特別明顯,因為替代生產據點有限。這一波需求帶動來自台灣、韓國及日本等地的進口大幅成長。
但歷經數月的激增後,有跡象顯示,因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美國進口潮即將減弱。
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亞太區總監霍姆斯(Alex Holmes)說:「我們預計接下來幾個月內,提前出貨的現象將會完全消退。」他還說,出口商為了避開川普關稅而提前下單的情況一旦結束,亞太地區下半年出口成長將面臨「非常不利」的局面。
然而,亞洲市場對這些風險大都不以為意。自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上漲24%,越南股市上漲13%、台灣股市漲幅10%、上海股市上揚6%等等。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亞太區資深市場策略師羅念慈(Chi Lo)表示,他對股市的樂觀情緒感到「擔憂」。他說:「如果從理性角度來看,根本沒有樂觀的理由。」
不少人認為,亞洲股市目前的亢奮行情可能掩蓋了未來潛在的經濟代價。
羅傑斯表示,更多公司已從庫存管理轉向調整價格,可能導致通膨進一步升高。他指出一些公司進口商品售價已上調約10%至15%,他並預期未來18個月內耐久消費品價格總體將上漲約5%。
霍姆斯則說:「貿易量下滑的實質影響將會波及投資及勞動市場。各國央行的寬鬆周期並未明顯加速。我認為他們可能還得加快腳步。」
不過,並非所有分析師都預測亞洲出口會像自由落體般下墜,因美國消費者支出動能仍難以捉摸。
匯豐銀行(HSBC)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紐曼(Frederic Neumann)指出,除電子與製藥等產業外,他幾乎看不到美國有明顯的囤貨跡象。
他說:「大家都在談論提前出貨效應,但其實這裡還缺少庫存端的證據。」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今年1至5月製造商的庫存僅增加1.2%,零售商的庫存則幾乎沒有變化。
紐曼指出:「如果事實上沒那麼多的提前出貨,對美出口就不太可能出現大幅放緩。美國潛在消費需求可能比預期強勁,因此在出口方面我們並不是真的面臨墜崖式崩跌。」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