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談判破裂!週刊爆波音3200人罷工 衝擊高階戰機生產
由於工資、排班及退休金等勞資談判破裂,美國波音公司陷入罷工危機。據《鏡週刊》報導,當地時間4日凌晨起,3200名來自國際機械師暨航太工人協會(IAM)的國防部門工人,正式開始罷工,範圍包括蘇里州與伊利諾州的3座廠,勢必衝擊高階戰機生產。
報導提到,這批工人主要負責生產F-15、F/A-18戰機、T-7A「紅鷹」教練機,以及MQ-25無人加油機等軍用機型,美軍下一代匿蹤戰機F-47也預計將於該地區工廠製造。
週刊指出,這次罷工是波音1年內第2次面臨大規模罷工,也是在國防業務方面自1996年以來首次。導火線則是因為工資、排班制度與退休金等勞動條件談判破裂。
週刊報導,IAM工會日前否決了1份公司提出、為期4年的臨時合約,原因在於排班機制引發基層抗議,雖然薪資部分提供了平均40%的成長,及5000美元(約台幣15萬元)的簽約金,但根據內部消息,贊成者不到5%。
IAM中西部地區副總裁西奇內利(Sam Cicinelli)表示,工人們應得到一份真正保障生活與尊嚴的合約,「我們擁有業界無可比擬的專業技能,長年為國家安全貢獻心力,必須爭取應得的尊重」。
波音公司則回應,該公司已經提出具競爭力的加薪和改善排班方案,對於工會的行動表示遺憾,目前已經啟動應變計畫,將由未參與罷工的員工持續支援客戶的需求。
據週刊提到,波音執行長凱利・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指出,相較於去年民航部門逾3萬人罷工,這次規模明顯變小,強調波音有能力因應這次罷工所產生的衝擊。
報導指出,波音公司2018年以來遭遇2起737 Max客機空難,2024年發生機體中段在空中脫落事件,重創企業形象。加上商用飛機生產與交機數量大減、國防與太空部門在2021年底至2023年間虧損近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86億元),營運低迷之際,又碰上大規模罷工,可謂多事之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