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從「嚴防間諜」、「扣留護照」到「拒絕海歸」:中國擴大對公職人員與海外聯繫的管控

DQ 地球圖輯隊

更新於 2025年8月5日01:42 • 發布於 1小時前 • 陳愷昀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路透社

中國政府正全面加強對公職人員的出國管控,不只高官,就連基層教師、護理師與國營事業員工都被要求上交護照,個人出國旅遊亦需層層審批。當局強調此舉是為防間諜、反貪腐與節流,但措施蔓延範圍之廣,已波及毫無涉密背景的一般職員與求職者。

此外,中國當局也對曾有海外經歷者的人民升高警惕,甚至有企業領導人公開表示不願錄用留學歸國者。儘管中國政府對外宣傳仍強調開放姿態,實際政策卻呈現出更深層的封閉與不信任。

同樣的控制邏輯,也延伸到外籍人士與跨國企業,愈來愈多外商高管、國際顧問與學術交流人士面臨「出境禁令」(exit bans)。根據西班牙的非營利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與《路透社》報導,近年來中國使用出境禁令的範圍與法律依據持續擴大,對象涵蓋從中國維權人士到外國商人,引發國際關注與投資者警覺。

「若無學校批准,出國旅遊可被解聘。」這句話不是針對高階幹部,而是出現在中國南方一所小學語文老師劉婷(Tina Liu,化名)的聘書合約中的條款。事後,這項規定更透過教師群組再次強調,學校表示「根據上級規定,教師需增強紀律意識,目前不允許海外度假」。

這並非個案。從幼稚園老師、醫院護理師、國營事業員工到政府外包承包商,全中國各地都有類似的通告與限制出現。許多人被要求繳交護照,有些城市甚至要求退休人員等候兩年才能取回。出國不論是旅遊、探親或交流,皆需層層審批,否則視為違紀。

擴大政治紀律,壓縮個人自由

中國政府表示,這些限制措施是為了「加強政治紀律與意識形態忠誠」。近日,《紐約時報》訪談了七位中國公職人員,包括一名音樂老師、一位護理師與一名文學教授,他們皆證實自己受到這些出境限制。有些人更被要求向單位申報私人社群帳號,或出城行蹤。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禁止公務員三人以上外出聚餐,這是在媒體曝光多起官員酒席酗酒後推出的新規。

但在所有限制中,當局對「海外聯繫」特別警戒。《人民日報》今年七月一篇報導指出:「民間外交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黨的領導」,強調外交與對外交流必須由黨主導。這說明,中國在鼓勵外國人來訪與吸引外資的同時,卻限制本國人離境與接觸外部世界。

如劉婷所說:「你要外國人來中國,推廣中國文化、振興經濟;但另一方面,你卻把我們困住,不讓我們看看世界?」

Photo: 人民網

不僅中國人受限,出境禁令已成北京施壓外國人的一項工具。根據《路透社》報導分析中國最高法院資料,涉及「不得出境」的裁判案例自 2016 年至 2022 年間成長八倍。雖然多數為民事糾紛,但法律依據已逐漸擴展至模糊的「國安風險」與「間諜嫌疑」。

例如,今年一名新加坡籍的外籍主管,在美國風險評估控管公司 Mintz Group 擔任高層,據報在中國被限制出境。該公司辦公室此前遭中國警方突襲,五名中國員工被拘留。外界擔憂,盡職調查業務是否已觸犯中國擴張中的《反間諜法》。此案細節至今未公開,但在商界引發寒蟬效應。

「低敏感度職務」也受管制

歷來中國對高官或涉密單位人員的出境控管已行之有年,例如自 2003 年起,須事前報備並將名單提供邊境檢查。但在習近平時代,這項政策已蔓延至最基層的職位。

Photo: 莲都区人民政府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浙江舟山的六個漁村,當地全職村幹部被要求上交護照;江西某地公衛機構也要求員工申報自 2018 年以來的出國紀錄。

一位來自河北省的王姓音樂老師表示,她原打算今夏前往馬來西亞陪同妹妹赴當地留學,但她的申請被校長駁回。浙江某醫院的護理師朱女士亦透露,若她想出國旅遊,須經過四層審批程序,讓她不敢提出。朱女士說:「如果有什麼機密,我們這些人會知道嗎?我們有什麼錢可以攜帶潛逃?」她認為政府誇大了一般公務員的風險。

根據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2023 年報告估計,中國境內可能同時有數萬人被禁止出境,且不乏民眾僅因債務糾紛或家庭因素被列管。例如,根據一份中國司法報告,2016 至 2018 年間,有 3.4 萬人因欠債被禁止離境,比前一期上升 55%。

Newscom / 達志影像

「不能見人,不能講話」的海外行為準則

即便通過審批、被准許出境,也不能輕鬆。內蒙古工業大學在出國通知中要求員工不得接受媒體訪問,不得與「外部人士」會面,若遇到「反華勢力」,須向駐外使館通報。員工回國後若未在一週內歸還護照,可能遭五年禁出國處罰。

這些規定實際上讓海外旅行變成風險高、流程繁瑣的行動,也讓不少人選擇放棄夢想。例如朱女士說,她多年來一直夢想去越南旅行,但面對嚴格限制,已決定作罷。

Photo: 新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人事政策轉向,「海歸」背景變成劣勢

不只在職人員受限,招聘政策也在轉向排外。中國公務體系中最受追捧的「選調生」計畫,向來從頂尖高校中挑選未來領導人才。以往包括廣東在內的多個省份會列入海外名校,如今卻只列中國大學。截至目前,僅上海明確接受海歸生報名;遼寧省甚至規定,只要在海外居住超過六個月且「政治表現難以查核」,就不得報考。

此外,上海等地的警察局更規定,若申請人有配偶或近親移居海外,也會被視為錄用風險。

民間企業也懷疑「海歸」身份

中國國營與民營部門對「外國背景」的戒備不僅存在於政策層面,也滲透至企業文化。中國大型家電品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今年公開表示,她傾向不錄用海外歸國者,因為他們「可能是間諜」。這番話在中國社群媒體上引起一片譁然,許多網友批評這種觀點會加劇對留學人才的歧視,也不利於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連《人民日報》都發表評論文章為海歸辯護,指出不應因敵意而放棄吸引國際人才。然而,這些聲音並未阻止越來越多用人單位對海歸保持距離。

Photo: 鳳凰網

社會壓力下的沉默接受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雖然這些受訪者對限制感到不滿,但無人表示打算辭職抗議。在當前經濟壓力與就業市場趨緊的情況下,穩定薪資成了多數人的首要考量。受訪者朱小姐坦言,自己年薪約 2.7 萬美元,高於當地平均薪資,這是她選擇忍受的最大原因之一。她說:「如果大家都不能出國,那也就無妨。至少我不是唯一被困住的。」

這句話道出現今中國社會的矛盾心情——

個體的不自由,往往在集體沉默中被合理化。

中國政府繼續推動「民族復興」、「文化自信」與「意識形態純潔化」,雖然對外仍宣稱開放,但內部政策顯示出的是一個更封閉、對外部世界更家防備的治理方式。在這樣的中國,想出國,不只是個人決定,而是需要經過層層審核的政治行為。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間諜與他們的產地「你立你的國安法,我召喚全民反間諜」「敵人就在手機裡」烏克蘭安全局警告青少年提防俄羅斯情報人員以遊戲、賺錢陷阱招募

參考資料:
China's exit bans multiply as political control tightens under XiExit bans in China: What are they and why are they causing friction with US?莲都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No Passports, No Study Abroad: China Limits Public Employees’ TravelWhy does China’s ‘queen’ entrepreneur Dong Mingzhu shun jobseekers educated overseas?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开展出国境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中國爆發急性傳染病!官方認了「無特效藥可治」 美發布二級旅遊警告

鏡週刊
02

北京發布最高等級強降雨警報 逾7萬人撤離防洪災

路透社
03

解放軍盛宴7上將「集體消失」!習近平軍中大清洗風暴擴大

自由電子報
04

搭廉航「登機箱尺寸」不合!她為7千元展神力通關 千萬人全服了

TVBS
05

札克柏格踢鐵板!開15億美元天價挖角 AI大神為「忠誠」悍然拒絕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美企投資台灣!台海危機能助陣?美學者看衰

NOWNEWS今日新聞

歷史上的今天》8月5日──顛倒眾生卻紅顏薄命,傳奇女神瑪麗蓮夢露香消玉殞

風傳媒

德語媒體:京東也帶來了機遇

德國之聲

川普批印度購買俄油不顧烏克蘭死活 揚言大幅提高關稅

中央通訊社

川普砲轟印度購買俄油不顧烏克蘭死活 揚言大幅提高關稅

路透社

美歐貿易緊張降溫 歐盟對美反制措施暫緩6個月實施

路透社

美歐緊張降溫 歐盟對美貿易反制措施暫緩6個月實施

中央通訊社

想去美國嗎? 一些人要入境可能得預繳45萬元押金

太報

新加坡防長視察基本軍訓中心(圖)

中央通訊社

新加坡基本軍訓納無人機 防長:強化士兵3D思維

中央通訊社
影音

俄軍無人機 讓烏軍傷兵的鮮血流乾

德國之聲影音

下調新增就業人數是「篡改」?特朗普開除統計局長引批評

德國之聲

橫濱港煙火晚會意外 煙火船燃燒幸無人遇難

太報

美股早盤反攻向上噴!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人在澳洲監視佛教團體被逮 下場超慘「最重判15年」

民視新聞網

橫濱煙火大會驚傳「發射船失火」!工作人員跳海逃生無傷亡 活動緊急喊停

CTWANT

澳洲警方逮捕一名涉嫌間諜活動的中國女子

德國之聲

日經:避川普關稅提前出貨潮退燒 台韓日下半年出口恐急凍

上報

橫濱花火大會煙火變失火!民眾拍手後全傻眼

NOWNEWS今日新聞

義大利警方掃蕩中國黑幫 逮捕13人

路透社

中國監控滲透英國高教 當地學者被警告「我們在監視你」後停課自保

上報

如何評估習近平的權力

德國之聲

日本橫濱港煙火節船隻失火!5船員跳海逃生 活動急喊卡

三立新聞網

義大利警方全國掃蕩中國黑幫 逮捕13人並查獲毒品

中央通訊社

北京發布最高等級強降雨警報 逾7萬人撤離防洪災

路透社

快訊/日本橫濱花火大會「海上船失火」!狂燒畫面曝

TVBS

《南京照相館》10天票房破60億 中國駐日使館也分享!種仇日隱憂

鏡新聞

烏克蘭證實攻擊俄國索契機場油庫

路透社

中國官媒帶頭捧《南京照相館》 激仇日情緒

NOWNEWS今日新聞

烏克蘭無人機夜襲克里米亞 俄羅斯戰機1毀4損

路透社

烏克蘭無人機夜襲克里米亞 俄戰機1毀4損

中央通訊社

波音戰機工廠勞資談判再破局 3,200名工人發動罷工

鏡新聞

川普瞄準「洗產地」連環重稅 馬來西亞光電產業教各國如何撐過夾殺

上報

球鞋迷心碎!一代潮流地標「NIKE原宿」將關店 1600鞋底「鞋牆」恐走入歷史

鏡週刊

澳洲提高外籍生上限 至29.5萬人 

路透社

熱浪來襲 日本17處觀測站高溫創紀錄

中央通訊社

勞資談判破裂!週刊爆波音3200人罷工 衝擊高階戰機生產

太報

美國人近九成覺得生活雜貨開支令人焦慮 物價壓力沉重

太報

剛果百姓截肢者多 紅十字會免費訂做義肢

大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