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數量變少快被取代 中信身分驗證逆勢救援
在數位金融浪潮推動下,ATM使用型態逐步轉變。公股行庫機台近1年來交易金額與次數普遍下滑,設置數量也呈現略減,反映現金需求減弱與數位交易普及趨勢。另一方面,中國信託搶先布局跨行數位整合,推出全台首項「ATM跨行身分驗證服務」,成為金融業數位轉型的里程碑。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2025)年第1季,公股八大銀行提款機交易金額大多較去(2024)年同期下降,以合作金庫年減11.31%最多,整體公股行庫則年跌3.51%。交易次數方面,以第一銀行926萬筆居首,合作金庫與彰化銀行分別超過800萬筆,但整體仍呈現下行趨勢,年衰2.61%。
銀行業者觀察指出,民眾運用行動支付、網路銀行等數位管道日益普及,逐漸取代過往透過ATM辦理的提款與轉帳行為。在設置數量方面,截至今年第1季底,八家公股行庫合計設立5,392台,比去(2024)年同期少51台。其中以合作金庫裁撤28台最多,臺灣銀行與土地銀行各縮減2台、3台。
設置數最多的業者仍為合作金庫,維持1,176台,其餘行庫則介於400至800台之間。公股銀行業者提到,機台增減主要取決於客戶應用率、分行整併效益、地區需求及安全性考量,未來將持續調整設置策略,以兼顧服務效能與營運效率。
然而也有銀行逆勢擴大ATM功能,中國信託攜手元大銀行與臺灣企銀開啟「ATM跨行身分驗證服務」。此項功能為國內首創,並獲金管會核准試辦,讓跨行客戶同樣能在中國信託自動櫃員機上完成身分驗證,擴大機台操作情境與功能。據財金公司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中國信託ATM在全台跨行提款市占率已達41.2%,而無卡提款交易量於1至5月間累計超過313萬筆,年升17%。
中國信託表示,元大銀行與臺灣企銀的客戶只須持晶片金融卡,即可在全台逾7,600台旗下提款機進行身分驗證並列印QR Code,之後以元大銀行或臺灣企銀的行動銀行APP掃描,就能申請或重設網路銀行服務。元大銀行客戶也可經由同一流程申請無卡提款功能,整個流程採雙重驗證設計,結合晶片卡與行動裝置,提升交易安全性與便利性。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