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員工做不好,主管該怎麼教?少了兩個關鍵,說破嘴了也沒用!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8月29日05:58 • 發布於 08月29日04:00 • 葉冠玟

身為主管,看到員工做事的方式不對,或是無法達到你期待的標準時,心中是否會浮現「我自己來做還比較快」的想法,甚至很多時候,還會因為看不下去,忍不住插手介入員工手上的工作?

指導過上百家企業的管理顧問鳥原隆志指出,許多看起來「很忙」的主管,在他們稱為「主管」的工作中,其實大概有8成以上,都是能交給員工處理的事情。對此,他強調,「該提高效率、改善工作方式的,是部屬,不是主管。」

主管不能因為責任感強,就將員工做不好的事情全部攬到自己身上,而是應該在看到員工做不好時,盡到「糾正」員工錯誤的責任。

要讓員工做得好,主管必須先升級自己的教導力與帶人方式。《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正是針對這樣的痛點設計,從回饋、交辦到提問訓練,手把手教你成為團隊信任的領導者。

換句話說,任務一樣交由員工完成,但主管要做的,絕對不是跳下去幫員工做,而是適時給予提醒及勸導,才是真正能幫助員工成長,進而讓組織運作更順暢的正確做法。

一次最多提出3個改善行為,同時說明職務的重要性

糾正員工時,主管首先要去想「這件事有沒有教過?教的內容員工是否能充分吸收?」以及「員工是否清楚了解正確的工作方式?」日本行為科學大師石田淳指出,員工會重複犯錯或工作不如預期,往往是因為主管一開始交代任務、教導的方式就錯了。

石田淳認為,許多主管在給予下屬指令或教導時,都犯了過度貪心的毛病,不是一次交代太多事情,就是希望員工能一次改善很多地方。但人的記憶力有限, 主管就算看到員工有很多不足之處,也要提醒自己每次最多只能提出3項具體的行為要求,不然只會讓要求變成不可能的任務,而主管則會永遠都覺得員工做不好。

舉例來說,若今天下屬是業務工作做不好,無論主管多想大幅提升員工的成交率,最多也只能要求對方先做到「每天要拜訪4個客戶」「跟著資深同仁學習打招呼的方式」「提前拿公司簡介給預計要合作的廠商」,等員工逐一改善後,再針對其他問題做提點。

此外,石田淳也提醒,主管在糾正錯誤行為的同時,不能只就部屬的工作內容做說明,也要告訴他工作的意義和在組織中扮演的角色,往後他才會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適時發揮功能。
就像棒教練在指導球選手時,只提醒他「做好防守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明確告知他守備範圍和其他選手的工作及功能,他才會清楚自己在團隊中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明白「為什麼自己需要做到這些」的重要意義。

透過提問引導員工找方法,比主管反覆示範更印象深刻

完整教過員工一遍後,員工還是抓不到訣竅時,該怎麼辦?《寫給經理的教科書》指出,此時,主管絕對不是反覆示範給部屬看,而是要施行「引導式管理」,透過提問,從員工的回答中導正其錯誤觀念或行為,引導他自主解決問題。

舉例來說,跟員工講過怎麼做的提案,卻遲遲沒有做出來,此時與其苦口婆心地從頭教起,倒不如從「你認為要把這個提案完成,該怎麼做比較好?」「要讓這件事成功,你認為得先做到什麼?」引導員工思考「如何做」「要注意什麼細節」「時程該怎麼規畫才來得及」,進而讓員工自己意識到事情的急迫性,如此一來,要員工學會自行調整做法就不是件難事了。

主管要做的,既不是成天花時間教育員工,更不是動不動就得幫員工擦屁股,而是為團隊定出方向,做好決策管理工作。但主管唯有省下這些說明、接爛攤子的時間,才有心力專注做更高階、更具價值的工作。

延伸閱讀

主管想當好人,反而會害了部屬!不會教也不敢罵人的主管,帶不出優秀團隊
你是「會罵人」還是「懂得罵人」的主管?老四川創辦人梁朝辰的管理哲學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人際相關文章

01

2025最新特休規定!勞基法特休天數計算及換錢全攻略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2

29道必考經典面試問題!離職原因、個人經歷完美應答3技巧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3

小心情緒勒索出沒職場!10大跡象辨識是否被情緒勒索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4

身為主管,你有誠實考核過自己嗎?高績效領導者都有做 3 件事

經理人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