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嚴重違反道德規範為由 泰國憲法法院裁決罷黜首相貝東丹
泰國憲法法院29日下午做出裁定,基於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通話,洩漏泰國重要政軍情資,嚴重違反道德規範為由,罷黜首相貝東丹的職務,使她成為17年來第5位遭到憲法法院罷免的泰國總理,也將使泰國政局面臨新一波的動盪。
泰國憲法法院裁定 貝東丹行為有違道德規範
路透報導指出,泰國憲法法院29日下午,基於違反道德理由裁定解除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的首相職務,指出她在6月泰國與柬埔寨因為邊境衝突升高,與柬國前總理洪森(Hun Sen)通話時,不僅稱洪森為「叔叔」自貶身價,更洩露了重要的政軍情報,因此將其解職。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法院裁決文件內容,指出貝東丹的行為「未能維護國家尊嚴,且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之上,嚴重違反道德規範」,且已「嚴重動搖民眾對泰國政府領導的信心」,因此就算貝東丹曾提出辯解,強調與洪森的通話內容純屬談判策略,但仍無法扭轉法院觀感。
與洪森通話讓貝東丹民調雪崩式下挫
根據泰國國立發展管理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民調數據,貝東丹在2024年9月就任泰國總理之初,擁有31.35%的全國支持率,但是與洪森通話一事遭到揭露之後,支持率雪崩式跌至9.2%,由36名參議員聯手向憲法法院所遞交、指控貝東丹不誠實且違反道德規範的請願書,則成為讓她先是被停職、而後遭到罷黜的最後一根稻草。
報導指出,貝東丹是泰國迄今最年輕的總理,但也是戴克辛家族(Shinawatra family)與泰國政界菁英階層進行權力爭奪20年以來,第6位遭到軍方或是司法體系罷黜的成員。
泰國17年來第5位遭憲法法院罷黜的總理
雖然貝東丹曾為她與洪森通話一事致歉,並且強調此舉主要目的在避免戰爭的發生,但仍然成為17年來第5位遭到泰國憲法法院罷黜的總理,凸顯出司法體系在塔信家族與軍方、保守派進行權力競逐之中所扮演的核心地位,在貝東丹遭到罷黜之後,隨之而來的問題則是新總理的推選。
報導表示,根據規定,現任泰國副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以及目前的部會首長將擔任看守內閣,直到泰國國會完成新總理的推舉,然而並未明確規定推舉作業的期限,目前有5位可能的人選浮出水面,且僅有現年77歲、曾任總檢察長的猜卡盛(Chaikasem Nitisiri)隸屬於貝東丹所屬的為泰黨(Pheu Thai),其餘4人包括了已於2023年宣布退出政壇的前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以及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黨魁、副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