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某安置機構爆兒少性侵案 社會局:絕無隱匿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黃旭昇新北7日電)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今天說,接獲家長陳情,孩童疑在安置機構內遭其他孩童性侵,經查有多起案件。新北市社會局表示,機構工作人員發現後主動通報,立即啟動調查及輔導。
鄭宇恩上午受訪時說,本案源於K童母親在孩子遭安置後,長時間無法與孩子聯繫,突在會面前一天被社工告知,K童涉及性侵害案件,已到警局完成筆錄,但未說明事件細節。
鄭宇恩說,K童到安置機構後,被社會局判定在機構自學,等於喪失正常就學時可對外求救的管道,社會局也不讓K童與原生家庭母親聯繫,K童疑遭室友H童性侵害達1個月,K童忍無可忍,6月中向生輔員反映。她表示,K童、H童目前互控遭性侵。
鄭宇恩說,在K童向生輔員反映遭H童性侵後,機構將K童改至獨居房,卻仍替H童安排室友,導致後續Y童受害,甚至H童仍與L生再發生性侵案。經調查發現,該機構最早從2月即發生性侵害案件,L生涉性侵害C生。此外,H童4月時在機構外的公共場所對J童性猥褻。
鄭宇恩認為,機構中的安置兒少,明顯已經無法正確辨別身體自主,逾越性探索的容許範圍,部分更因遭剝奪受教權,喪失向學校、社會求助的機會。
鄭宇恩表示,依據內政部頒訂的「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性侵害事件處理流程」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受理性侵害事件處理流程」,相關案件均需通報警政單位,但該機構目前發生的案件,僅有H童的學校主動聯繫警察局。
鄭宇恩強調,社會局應重新建立機構完善性侵事件處理程序,並由外部單位就該機構現況展開調查,以及案件相關兒少的追蹤與輔導。
對此,社會局表示,這件涉及性別平等案,是由機構的工作人員發現後,主動通報。社會局接案後,立即啟動調查及關懷輔導機制,已經完成調查與司法程序。目前,已先暫停該機構收案,社會局並未隱匿。案件發生後,機構已將性平案件的相關院生,安排在獨立居住空間,並增加查房頻率。
有關市議員質疑被安置少年的上課受教權遭剝奪,由社工決定孩子是否可以到學校,社會局表示,因家庭變故或有必須被安置理由的兒少,依法被安置後,初到機構會有許多身心衝擊不適應環境的地方,經由評估觀察與現場實際狀況,在顧及安置兒少的安全與隱私,會有多元教育適性的方式,部分在機構內繼續課業。
社會局強調,絕對不會剝奪兒少受教權,也避免中長期安置兒少重複適應新環境。
社會局說明,針對情節嚴重的個案,邀集學校、主責社工、心理師進行輔導研商會議,經專家學者評估後給予治療,並安排專案人力全程陪伴,避免個案再犯,並陪伴創傷兒少療癒復原。
社會局表示,所有個案的安置與處遇、親權等,都按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進行,在保護個案安全與隱私前提下,服務都優先考量兒少最佳利益。此外,服務機構也針對未來新收個案,將個別化訓練自我保護,讓兒少瞭解身體的界線在哪裡,並建立性別暴力的認知。(編輯:林恕暉)114080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