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赴日考察瀨戶內藝術祭 吸收經驗強化國際合作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5)日率團前往香川縣直島,實地參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張善政表示,參考瀨戶內藝術祭等國際藝術活動,桃園地景藝術節進行轉型升級,由原每年舉辦,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轉型雙年展後,將能以更充足時間準備更精彩的作品,未來並將加強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國際對話與合作。文化局也於今(2025)年成立專案辦公室,汲取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制度設計」、「策展機制」與「居民參與」方面的整合經驗。
張善政指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每三年舉辦一次,今年邁入第六屆,經過15年的累積,一屆比一屆精彩,活動品牌已在國際上非常知名與成功。未來桃園地景藝術節將借鏡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模式,結合自然地景與在地文化,帶動社區住民參與活力。
張善政昨日在香川縣文化藝術局長吉川健司陪同下,與市府副秘書長金志聿、文化局長邱正生等參訪團成員乘船前往直島,參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多處指標性藝術場館與戶外作品,包括安藤忠雄設計的地中美術館、今年5月底剛開幕的直島新美術館,及草間彌生《黃南瓜》、《紅南瓜》等,了解當代藝術如何與島嶼的自然地景、人文歷史脈絡對話。同時也拜會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重要推手「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雙方進行進一步的理念與策展實務面的交流。
文化局表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自2010年起每3年舉辦,橫跨直島、豐島、犬島、小豆島等多座島嶼,以「藝術與自然共生」為核心理念,成功吸引全球觀眾與藝術家投入,成為藝術治理與地方創生的典範。此次考察行程亦為「桃園地景藝術節」轉型升級的前導工作之一,文化局自2025年起成立「桃園地景藝術節專案辦公室」,作為整合策展研究、行政資源與跨局處協作的平台機制,推動藝術節慶治理制度化,此次也特別攜手專業策展人與學術顧問,全程參與考察記錄,汲取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制度設計、策展機制與居民參與上的整合經驗。
文化局指出,桃園地景藝術節的下一階段,將奠基於桃園特色人文與自然地景,也期待未來透過策展經驗分享、藝術家互訪、專業人員交流等方式,建立「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長期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兩地地景藝術節慶之深化與發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