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美國加速軍機製造 諾格每30小時交付1架F-35中央機身
美國軍工巨頭諾格公司宣布,在加州帕姆代爾的工廠已能做到每30個小時生產1架F-35戰機的中央機身,展現美國在軍用航空製造上的驚人效率和工業實力。這項進展不僅象徵美國國防製造進入新時代,也讓美國和盟國更有把握在全球緊張局勢下,快速補充並現代化他們的第5代戰機機隊。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諾格(Northrop Grumman)公司在加州帕姆代爾(Palmdale)宣布,它在軍用飛機製造上達成新里程碑:能夠每30個小時交付1架F-35「閃電 II」(Lightning II)戰機的中央機身。
這項來自諾格官方新聞稿的消息,反映了美國國防製造方法的重大轉型,結合生產速度與嚴格的精度和可靠性標準。對美國及其國際夥伴而言,這項成就進一步保證第5代機隊的可用性及現代化。
F-35戰機由洛馬(Lockheed Martin)公司主導研發,諾格公司、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s),以及普惠(Pratt & Whitney)共同參與,是1款第5代多用途匿蹤戰機,設計任務涵蓋空優、對地攻擊、偵察及電子戰。
F-35戰機機型分為3個版本:F-35A用於空軍,具備傳統起降(CTOL);F-35B結合匿蹤與短場起降/垂直降落(STOVL)能力,可從小型艦艇或簡陋的基地運作;F-35C則專為航艦作戰設計,擁有更大機翼與加固機體。3種版本基於共同的技術基礎,為操作方提供1套一致且靈活的工具,能適應不同作戰環境。
美軍F-35B戰機。(取自DVIDS網站)
F-35戰機由普惠F135渦輪扇發動機驅動,開加力時推力高達43000磅,最高速度可達時速1930公里,航程2220 公里(僅靠內部油箱)。最大起飛重量為3萬1800公斤,能攜帶多種武器。內建20公厘機砲,可搭載AIM-120 AMRAAM和AIM-9X響尾蛇空對空飛彈,以及GBU-31 JDAM、GBU-39小直徑炸彈、AGM-88 HARM等對地攻擊武器。
F-35戰機的內部彈艙保持匿蹤性能,而6個外掛點在不須隱身時可掛載超過1萬5000磅的武器。飛機搭載先進感測器,包括 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光瞄準系統(EOTS)、分布式孔徑系統(DAS)以及頭盔顯示系統(HMDS),提供全面戰場監控和廣域態勢感知。
在這套架構中,中央機身扮演核心角色。它容納進氣口、部分油箱、內部彈艙,以及飛行可操作的艙門與機構。它的組裝精度,特別是邊緣對齊害塗層施工,直接決定了戰機的匿蹤性能和任務可靠性。諾格公司已交付超過1400架中央機身,證明它在「閃電 II」計畫中的核心地位,還有製造複雜航空結構的專業能力。
F-35戰機的中央機身。(取自諾格網站)
這樣的生產節奏得益於2011年啟用的整合裝配線(IAL),它仍是全球最先進的戰機製造設施之一。IAL可在同1條產線上組裝3種 F-35戰機版本,並導入自動導引車、機械手臂鑽孔、現場成型等先進工藝。這些操作透過即時生產數據分析加強,既提升品質管控,又優化人力資源使用。IAL因此象徵了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及精密工程的融合。
IAL設施的規模凸顯F-35戰機專案的龐大程度。諾格廠區面積相當於1座足球場,擁有超過115個裝配站,每年約處理1千萬個零件。憑藉這樣的產能,每30小時完成1個中央機身已成為可能,象徵國防航太製造標準的轉變。
除了中央機身,諾格公司還負責F-35戰機的其他子系統,包括雷達、通訊設備和後勤支援。這種垂直整合,將設計、生產和維修整合在一起,旨在保障供應鏈並確保計畫技術一致性,反映出1種針對長期需求的工業戰略,能持續適應客戶武裝力量的變化。
這種加速生產的影響遠超過帕姆代爾工廠。在技術競爭與區域緊張局勢下,能快速交付第5代戰機是決定性因素。對美軍而言,這確保了機隊可用性。對國際夥伴而言,這樣的產能是履行交付進度、強化空軍戰力的關鍵。
自2015年服役以來,F-35戰機已成為全球分布最廣的戰機計畫。在美國,空軍、海軍及陸戰隊各自操作其對應版本。在傳統合作夥伴中,英國皇家空軍及皇家海軍皆使用F-35B戰機。義大利同時採購 F-35A戰機和F-35B戰機。荷蘭、挪威和丹麥則已部署F-35A戰機。
更多買家也加入行列。以色列是首個將該機投入實戰的國家,操作客製化的F-35A。日本已部署F-35A,並於 2025年8月在南部地區首次部署F-35B。澳洲、南韓與比利時也已接收首批戰機,而芬蘭、波蘭、瑞士、加拿大、羅馬尼亞、希臘、德國與捷克則已簽署正式合約,正等待交付。截至2025年中,全球交付量已超過12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