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最高300% 台積電免稅門檻恐更高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最快將於本週宣布對半導體進口加徵關稅,其中晶片進口的關稅稅率可能高達300%,使得科技產業與消費者對潛在衝擊繃緊神經。消息人士透露,川普可能會讓輝達、蘋果等公司無需支付晶片關稅,但台積電等部分公司的關稅豁免門檻可能更高。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川普18日前往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途中,在空軍一號上向記者表示,他將在「下週或下下週」對鋼鐵和半導體徵收關稅,其中晶片進口的關稅稅率可能高達300%。
川普已下令美國商務部對半導體進口啟動「232 條款」調查。此類調查旨在確定某類產品的進口是否會影響國家安全。
從晶片製造商到消費者 關稅影響深遠
Technalysis Research總裁暨首席分析師歐唐納(Bob O’Donnell)分析,如果關稅最終真的實施,將會看到美國許多商品價格顯著上漲。他補充稱,關稅成本不僅會由晶片製造商承擔,還會轉嫁給購買這些晶片的科技公司,以及最終的美國消費者。
據美國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的一項研究,對美國半導體進口全面徵收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成長在第一年下降0.18%;如果持續十年,到第十年將導致美國經濟成長放緩0.76%。
承諾在美製造的企業或可獲豁免
不過川普政府可能會讓部分公司免受高達300%的高額關稅影響。報導指出,在過去20年來,半導體製造產業一直以亞洲為中心,而川普推動對晶片進口徵收新關稅的關鍵原因之一是為了讓半導體製造業回流美國。
蘋果8月宣布再對美國製造業投資1000億美元,總承諾金額達6000億美元後,川普稱如蘋果等在美國建廠或承諾建廠的企業,將「不收取」半導體關稅;輝達也承諾,在未來四年內,在台積電等合作夥伴的幫助下,在美國建造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人工智慧伺服器。
據川普的說法,這些承諾可能意味著這些公司將無需支付晶片關稅。
Wedbush證券公司董事總經理艾夫斯(Dan Ives)分析,「這就像一場正在上演的戲劇,但大型科技公司已經學會如何駕馭這個新遊戲規則。我確實認為,雷聲大,雨點小。」
外國公司面臨更高門檻 成熟製程面臨挑戰
但這種寬鬆政策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過去幾年,亞洲晶片代工巨頭台積電和三星已承諾在美國投入數十億美元建廠,部分原因是受到拜登政府《晶片法案》提供豐厚補助和其他支持的影響。
儘管台積電今年早些時候將其在美國的投資提高到1650億美元,但這可能還不足以說服川普給予其豁免。
艾夫斯表示,「台積電和三星可能比美國公司面臨更高的豁免門檻,因為它們是外國企業」,「它們可能需要承諾更多,但我認為最終它們會獲得豁免。」
不過由於這些晶片的低利潤特性、高昂的成本以及美國缺乏供應鏈生態系統,分析師認為,成熟晶片製造商很難將生產轉移到美國。但成熟製程晶片通常比輝達的人工智慧處理器等先進晶片便宜,因此即使加上關稅,額外的成本也可能更容易被吸收或轉嫁給客戶。
英特爾或成最大贏家
報導分析,英特爾(Intel)很可能成為最大贏家。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一直在努力提升其晶圓代工業務,並扭轉晶片銷售下滑的局面。由於在最新製程技術上落後於台積電和三星,英特爾的代工服務尚未獲得太多外部客戶的青睞。
英特爾最近還表示,將不再推進其在德國和波蘭的晶片製造廠計畫,並將推遲在俄亥俄州建廠的進度,專注於2025年下半年實現18A技術量產。
一家總部位於加州的晶片公司高層告訴日經亞洲,「外部客戶確實希望與英特爾合作,因為他們不希望過度依賴台積電,但嘗試一家新的晶圓代工廠需要資金和時間,而英特爾還有很多說服工作要做。」
如果半導體關稅真的對承諾在美國製造的公司給予豁免,這可能會促使晶片設計公司更多地與英特爾合作。
歐唐納指出,若是有任何潛在好處,將會迫使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與英特爾合作,「從長遠來看,這對美國很重要。」
本週早些時候,軟銀集團宣布將向英特爾投資20億美元。這項交易是在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正考慮收購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10%股份之後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