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辦「非洲開發會議」 首相提:印非經濟圈倡議
由日本政府主辦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週三(8/20)在橫濱開幕。非洲發展會議是日本在1993年發起,目前來到第九屆。非洲礦產資源豐富,正好提供日本資源短缺解方;另外,非洲人口平均年齡年輕,也能緩解日本高齡少子的缺工現象。因此,日本提出「印度洋-非洲經濟圈倡議」的全新經濟構想,將擴大對非洲投資,並共同培訓專業及AI人才;強調以透明、真誠互助互惠,試圖降低非洲對中國的依賴。
來自非洲大陸的熱情淹沒了橫濱街頭,宣告著三年一度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正式開幕。
TICAD會議司儀:「請揮揮手,笑一個。」
第九屆非洲開發會議由日本政府與聯合國等合辦,今年場地選在橫濱市,從8月20號起為期三天,分別以和平與安定、經濟、社會為每日主題,從各個層面加深日非友好關係。
日本首相 石破茂:「身為會議主辦國,能在此迎接各位,我感到萬分榮幸。」
全球貿易大亂之際,這場以非洲為主角的舞台顯得格外重要。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野口葵衣:「非洲開發會議其實充滿商機,大約200間日本企業與團體在此設攤,希望拓展非洲商業往來。」
不插電輕便剃刀,適合電力系統不穩的地區,滿足青春少年愛美的需求。攜帶型X光機,可深入偏遠地帶,為更多人的健康把關。
機械製造商 大友建一:「(美國市場)因著物價上升,建築需求很可能下滑,我們希望非洲市場能發展為像美國那樣。」
會議場邊民間企業積極推銷,卯足全力搶商機,只不過,這場非洲商戰對日本整體而言,其實已經錯失先機。非洲被稱為「世界經濟的最後淨土」,陸地上,人口平均年齡不過19歲;地底下,豐富的礦物資源有待挖掘,而日本早就發現這隻潛力股。
1991年冷戰結束,「非洲代理戰爭」落幕,西方國家對這塊大陸失去興趣,日本把握這個絕佳空檔;於是1993年,日本政府發起非洲開發會議,提供當地開發援助。然而作風保守、謹慎的民族性,給了俄羅斯與中國反超的機會,根據官方統計,2013年日本對非投資餘額來到最高峰的120億美元,之後進入下滑,截至2023年,投資餘額僅80億美元;而中國高達420億美元,超過日本五倍。
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將提出『印度洋-非洲經濟圈倡議』。」
為了重振在非洲的存在感,日相石破茂指出為實現「自由開放印太」願景,日本加碼提出「印度洋-非洲經濟圈倡議」,試圖連結非洲與印度洋的物流網絡,推動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並掌握區域內龐大的經濟發展。
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們應當理解彼此、共同思考,一起創造解決良策。我們要以符合非洲樣態的方式,推動非洲的發展。」
石破茂強調,日本必定以誠相待,在透明、穩定的基礎上展開合作,企圖亡羊補牢、後來居上。石破表示,年輕與女性族群將會是發展重點之一,包括提升專業技能、確保就業機會;因此,未來3年,日本會協助培養產業、醫療、教育等30萬名人才;並與日非兩地學術界共同培訓3萬名AI人士。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辻浩平:「這些銅是哪裡產的? (尚比亞)」
全新的印度洋-非洲經濟框架,除了幫助日本緩解缺工問題,資源短缺的長期困擾更是看到希望。日本看上尚比亞的「銅帶省」(Copperbelt Province),當地礦產資源豐富,又以銅的蘊藏量為最多;為了有效開發,日本利用科技技術,在國際太空站安裝探測衛星,能高準確度的透視地底,減省時間與人力,希望一口氣追上落後歐美國家的這幾十年。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