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0億桶石油藏南極!俄、中啟動掠奪計畫 美、澳一時竟束手無策
Newtalk新聞
南極洲,這塊理論上無主的冰封大陸,正悄然成為下一場地緣政治角力的前線。俄羅斯日前宣布,在英屬南極領地內的威德爾海發現一處規模龐大的油田,蘊藏量高達 5,110 億桶,震撼全球能源與戰略布局。儘管此舉明顯違反《南極條約》規定,莫斯科卻宣稱其行為屬「純科學研究」,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協會」主席葛瑞格里‧科普利(Gregory Copley)指出,俄羅斯與中國正策劃在南極展開大規模領土爭奪,而美國及其盟國仍對此毫無準備。科普利警告,這場爭奪的核心將圍繞能源與漁業資源展開,尤其是石油與磷蝦。
根據 1959 年簽訂的《南極條約》,所有締約國不得從事任何與資源開發相關的活動。然而,俄羅斯國有公司 Rosgeo 早已派遣地質船隻深入南極威德爾海區域進行探勘,並以「科研名義」規避法律限制。同樣地,中國也在迅速擴張其在南極的存在,目前已設有 5 座基地,並與俄方啟動 2025 年聯合鑽探會談。
專家分析,俄中聯手並非單純為氣候研究,而是具有明確的戰略意圖。根據美國《海事執行官》報導,雙方合作已超越科研層面,並於 2024 年 9 月在北京舉行的南極探險國際會議中,就擴大東南極洲地區的地球物理勘測達成共識。
2025 年 6 月底,義大利米蘭舉行《南極條約》磋商會議,來自 56 個締約國的 450 名代表出席,卻將焦點鎖定在環保與旅遊規範上,對俄中違規勘探、主權野心及條約未來失效的可能性,幾乎隻字未提。
英國保守黨議員、前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埃爾伍德(Tobias Ellwood)坦言,俄羅斯的舉動顯示普丁正在有計畫地測試國際體系的底線。他強調:「如果西方仍舊沉默,那麼中俄擴張只會更加大膽。」
而《南極條約》秘書處自 2004 年設立以來,在實際行動層面幾乎無效。多國在南極的重大部署與決策皆未經該機構協調,顯示該條約架構已與現實脫節。
擁有南極洲最大主權聲索的澳洲,面對俄中快速進逼,卻未展現對應戰略行動。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於今年 7 月訪中期間,並未對北京表達任何抗議立場,外界質疑其因國內輿論與政治壓力不足,選擇噤聲以對。
儘管澳洲多次表明中共為主要軍事威脅之一,但對於防堵中共可能藉由南極礦產與漁業資源謀取戰略優勢的動作,至今缺乏具體部署。
川普於 2025 年再度入主白宮後,已明確倡導全球條約重談與主權重建,甚至提出「退出過時國際協議」的原則,使得美國在南極的政策也轉向現實主義。俄中趁勢而上,美國亦不排除將重啟自身南極資源開發計畫。
南極洲,這塊曾被視為和平科研象徵的極地,如今已逐步轉變為資源與主權的角力場。各方專家一致認為,若國際社會持續忽視南極現狀的劇變,不排除未來數年內,南極將成為繼北極、南海之後,全球第三個高風險戰略熱區。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