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衛生局力推「AED安心場所」認證 啟動AED管理人員訓練
嘉義縣衛生局為強化社區急救能量、提升民眾緊急應變能力,積極推動CPR+AED訓練及安心場所認證。(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 陳惲朋 /嘉義報導】嘉義縣衛生局為強化社區急救能量、提升民眾緊急應變能力,積極推動CPR+AED訓練及安心場所認證,山、海分區舉辦AED機構管理人員訓練,今(24)日在大林慈濟醫院辦理培訓,共60人參訓。衞生局:各鄉鎮市衛生所也全面推廣,期望強化各場所人員緊急救護技能,營造安全友善環境。
縣政府表示,縣內AED設置場所共355處435台,目前有127處取得安心場所認證,衛生局持續推廣公共場所設置AED並力推安心場所認證,今年已舉辦2場AED管理人員訓練。今日首場共有60人參加,第2梯次將在7月31日於創新學院辦理,以利發生事故時可進行有效急救,掌握黃金搶救時刻。
嘉義縣衛生局為強化社區急救能量、提升民眾緊急應變能力,積極推動CPR+AED訓練及安心場所認證,提供心肺復甦急救程序。(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衛生局說,衛生福利部公告「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公共場所」,推動「安心場所認證機制」,含括交通要衝、長距離交通工具、國民中學以上學校、大型集會場所、大型休閒場所、大型購物場所、旅宿場所、大型公眾浴場或溫泉區、公眾服務單位設施及特殊機構等10類公共場所。
衞生局指出,設置AED場所應有管理員維護AED設備,每2年完成管理員訓練課程;各場所內應有70%員工完成CPR+AED訓練,並登錄在「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以取得安心場所認證,在緊急時刻發揮作用保護民眾。
衛生局長趙紋華呼籲,民眾可透過衛福部「公共場所AED地圖資訊網」、「全民急救AED」App查詢鄰近AED設置點,也可透過網站瞭解基本操作步驟。鼓勵設置AED場所都應主動申請「安心場所」認證,強化內部緊急應變機制,對外展現對公共安全的重視,打造全嘉安心的生活環境。
嘉義縣衛生局為強化社區急救能量、提升民眾緊急應變能力,積極推動CPR+AED訓練及安心場所認證。(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