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智慧大工廠台中場 會後報導】面對匯率動盪與關稅風險,製造業如何掌握進化全球市場競爭力的具體解方?
TechOrange 科技報橘「2025 AI 智慧大工廠」系列論壇日前在台中舉辦,以「精密機械 AI 再進化 扎實強化工具機國際市場競爭力」為主題,深入探討借力 AI 極大化營運效益的具體行動方案。
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大春在致詞時表示,面對國際關稅挑戰,台中市政府也密切與公會接觸,期盼助力產業拓展全球行銷、分散市場減緩衝擊。位於水湳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預計於今年底開幕,未來將成為重要的國際展銷平台。「透過今日的論壇,期望各界先進一起探討結合市府、產業、學研三方力量,共同建構數位產業生態系,落實智慧台中與 AI 時代產業布局的創新應用。」
AI 與機器人為製造現場帶來的創新突破
科技報橘社長戴季全在「打造 AI Factory:AI 與機器人為製造現場帶來的創新突破」演講指出,台灣處於美、中科技發展的交界,國際科技大廠與本地企業正積極投入 AI 機器人應用,未來將有大量合作機會浮現。
戴季全強調台灣若能整合學界、科技廠商與國際 AI 平台,有望在全球 AI 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有一席之地。戴季全也強調,透過模仿與強化學習,機器人從大量資料中自我訓練,如今世界頂尖機構已能大幅降低訓練樣本數,學習效率大增。「若將這些能力放大, AI 機器人在不久將來可勝任家務、折衣、分類與製造等多種工作,這正是台灣產業應思考的轉型契機,」戴季全以 NVIDIA 的生態系統為例,說明全球科技巨頭如何將工具機器人化,並透過模擬與實境數據的雙向循環提升 AI 訓練效率,更進一步提醒台灣若能整合學界、科技廠商與國際 AI 平台,將有望在全球 AI 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漢智能如何讓數據點石成金?
在 AI 浪潮加速製造業轉型之際,新漢智能 AI 數據平台事業部副總經理阮北山以「讓數據點石成金!實現 AI 代理智能工廠」為講題,強調「讓數據點石成金」已不再是口號,而是具體可行的目標。
「我們發現,企業管理者最關心的不是機台參數,而是這台設備今天幫我賺了多少錢,」阮北山說明新漢智能透過數據平台將設備訊息與營運數據整合,打通生產與財務兩大系統,讓企業主每日即可掌握生產績效與單筆訂單利潤,取代傳統每月的財報分析,強化即時決策力。
阮北山指出,新漢智能在林口設立的華亞智慧工廠中,展示完整的智慧製造應用情境。不僅可追溯產品從訂單、生產、出貨的全流程履歷,也能串接碳排資訊,產出精準的產品碳足跡,為未來綠色貿易與碳稅規範做準備。
「AI 擅長在資料庫中找關聯,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關聯變成可以被企業主即時使用的工具,」阮北山表示,過去需要工程師耗時撈資料的工作,如今可以透過 AI 即時完成,讓每一筆數據都真正成為企業前進的動能。
Google Agent Space 為企業創造的具體效益
CloudMile 解決方案架構師 Jerry Chen 在「打造企業 AI 大腦:跨系統來源整合,啟動多模態搜尋服務」演講中分享,企業打造 AI KM (知識管理系統)的關鍵,在於跨系統整合與智慧搜尋能力的落地應用。
然而,打造理想的 AI KM 系統並不容易。Jerry Chen 說明,企業往往需整合多種資料來源,同時在資料導入前先經過解析、切塊與向量化,並存入向量資料庫串接大型語言模型,才能讓使用者可以藉由單一介面查詢並取得分析結果,甚至需投入數月開發資源。
Jerry Chen 表示,現在企業有更方便省力的導入方式,就是採用 CloudMile 代理的 Google Agent Space。Jerry Chen 將 Agent Space 比喻為「企業級豪華飯店」,能在一天內完成部署,支援多種資料來源接入、建構資料圖譜與智能搜尋,企業也可以將自建的 Agent 整合進平台,透過統一入口查詢及總結資料,或是生成郵件與日曆行程。Jerry Chen 補充,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應依據企業內部 IT 能力與使用場景而定,「如果企業 IT 資源有限,又不排斥雲端,Agent Space 是極佳的選擇。」
AI 如何加值工具機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全球製造業競爭與轉型壓力,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在「AI 加值市場競爭力,打造工具機產業數位生態系」演講指出,工具機產業必須加快數位轉型腳步,善用 AI 技術與知識管理,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並建構生態系。
陳伯佳表示,AI 已從單一工具轉變為產業升級的核心要素,知識管理平台的建置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工具機公會正整合產業規範資料,並與生成式 AI 技術結合,讓會員可快速查詢與應用模組設計、品質標準等知識,進一步提升設計效率。
面對少子化與人才短缺,陳伯佳認為 AI 加上自動光學檢測技術(AOI)是未來關鍵,不僅能提升品質管理,也有助於溯源作業與安全監控,「只要產業齊心協力、願意嘗試,我們就能突破挑戰,強化台灣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陳伯佳說。
新代集團聯達智能從 CNC 工具機控制器到 AI 機器人的進化之路
新代集團聯達智能總經理室特助陸旭芬在「從 CNC 工具機控制器到 AI 機器人」表示,現階段AI 的導入,關鍵在於「資訊基礎建設」。新代集團藉由核心控制技術與子公司聯達智能、正鉑雷射的整合能力,推動智慧製造全面落地,並透過 SynFactory 智慧雲工廠平台,協助企業加速導入 AI 所需的基礎設施。
陸旭芬說明,對製造業而言,AI 落地的首要挑戰是如何與現場實際生產結合。然而現在 SynFactory 可以透過中控與雲端系統,協助企業收集現場即時數據,奠定 AI 模型訓練的基礎。
另一方面,陸旭芬表示,隨著自動化普及,「過往依靠固定排程維修,如今可以透過 AI 分析感測數據,預測刀具壽命或設備異常,大幅減少突發停機風險,」陸旭芬補充,透過 AI 辨識不良成因、建立品質模型,也有助管理者提前調整生產參數,優化生產品質。
如何借力 AI 應對關稅與供應鏈調度挑戰之道
析數智匯整合策略暨研發執行顧問長、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教授梁德馨以「AI 驅動產銷協同管理:應對關稅與供應鏈調度挑戰之道」為講題,指出在關稅、匯率與地緣政治變動頻繁的情勢下,台灣製造業面臨原料成本上升、生產調度困難與人力斷層等挑戰。面對供應鏈高度不確定性,企業需要的不只是資訊系統,而是具有即時回饋與智慧決策能力的整合平台。
梁德馨指出,匯率波動不但影響採購成本,還需快速調整原料替代與訂單優先順序,因此產線管理若缺乏即時性,將無法進行有效排程與調度。
為解決上述困境,析數智匯研發了 iPASP APS 智能規劃分析排程平台,支援大廠與中小企業生產現場的即時重排。梁德馨表示, iPASP APS 智能規劃分析排程平台台灣自主開發的軟體,能與多系統整合、即時接收設備資料並重排產線任務,讓沒有自動化系統中小型企業,也可透過人工作業回報重新排程。
「現在建好系統,未來才不怕內外部動盪與挑戰,」梁德馨談到 AI 導入前提時,指出「資料治理」是邁向智慧決策的第一步。面對許多投入大量資源蒐集資料卻未進行有效清理、整合與結構化的企業,析數智匯可以從資料收集與系統整合出發,再到 AI 建模,進一步建立可查詢、可視化的智慧工廠流程,並依企業規模提供彈性方案。
以 AI Agent 重塑製造轉型的關鍵策略
「導入 AI 不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有效導入,」緯謙科技副總經理李冠儀在「提升數據價值,AI Agent 重塑製造轉型」演講中指出,AI Agent 與傳統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最大不同,在於 AI 具備決策能力,可根據環境與資料動態調整行為,而非僅僅執行預設流程。
「AI 專案成功與否,取決於數據品質與準備程度。」李冠儀強調,不僅是結構化資料,系統數據與設計規範、SOP文件、客訴報告等企業內部文本資料,也都是寶貴的 AI 資產。
為了助力企業極大化 AI 應用效益,緯謙科技也建置結合 AI 語意理解與檢索能力的平台「WiKMS」,支援將內部知識、流程文件與外部網站資料整合,並經由 AI 進行語意分析、智能推薦與跨系統指令執行。例如企業若要查詢一個零件的售價與庫存,「WiKMS」中的 AI 代理人就能自動跨系統檢索與整合資訊,並提供即時建議,且可根據銷售預測模型,協調訂單與供應商配合,進一步降低人工決策負擔。
製造業如何建構全球 IT 基建藍圖?
面對全球供應鏈動盪及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加劇的現況,泰富國際網絡產品行銷經理薛宇志以「建構全球 IT 基建藍圖!打造高韌性的資安防護」為講題,呼籲企業應從全球變局中重新思考 IT 架構策略,聚焦於風險控管與彈性部署,並提出如何善用IT資源著力製造業的四大戰略方向。
首先是打造區域韌性,例如當某地工廠遭遇停擺風險,企業應能快速切換至其他區域產線,避免單點失效。第二是以服務為核心,企業可將產線數位化,並提供遠端維修、操作訓練,提升服務附加價值。第三要突圍單一市場,以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最後則是打造智慧供應鏈架構,意即企業應自商品銷售日就掌握即時數據,整合上游至零售的資訊,以動態調整產線並精準預測需求。
針對臺灣製造業雲端導入相對遲緩的問題,薛宇志認為主因在於多數企業仍仰賴專線與防火牆串聯各工廠及辦公室,導致瓶頸與管理困難。面對這些痛點,泰富國際網絡提供雲端交付安全模式 SASE服務,其特點在於整合資安模組佈建於全球雲端節點,以實現彈性、安全、高效的網路環境,進一步強化從網路到終端的全面防護。
臺中市政府實現 AI、資安、永續的實戰經驗
AI 技術引領全球科技浪潮的同時,臺中市政府以「AI × 永續 × 資安」為核心策略,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臺中市政府數位發展局局長林谷隆指出,臺中市積極推動市民端的智慧應用,像「台中通」APP 整合繳費、疫苗預約與智慧優惠等服務,並搭配政策宣導及大型活動,提升市民參與度與數位體驗。
在資安方面,林谷隆強調,隨著 AI 及數位化深入企業與日常生活,資安風險亦同步升高,因此應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設備、不任意傳播敏感訊息、妥善管理個人與公務帳號密碼,並善用政府資源與警示系統,無論是企業主或 CISO、CIO,都應落實資安治理,避免因小失大。
「AI 並非新興技術,但在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的帶動下,全球關注與應用持續突破,正加速 AI 機器人與永續基礎建設的深度融合,」林谷隆指出,從 NVIDIA 宣布於台北士林設立全球首座海外總部,到台積電中科二期擴廠計畫的推進,不難看出 AI 與半導體產業正共同強化台灣,和中部地區的科技戰略地位。「AI 的未來不僅是技術競爭,更是區域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新引擎,」林谷隆強調,未來應以 AI 為驅動力、永續為底蘊、資安為保障,才能真正實現 AI 價值。
AI 智慧大工廠論壇台中場,特別邀請到 NVIDIA DLI 認證講師、 CAVEDU教育團隊經理徐豐智擔任 Workshop 講者,解析多模態、代理與機器人三大 AI 關鍵趨勢。
徐豐智指出,AI 正從單一任務回應,進化為具備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的自主代理系統,可以獨立完成長達數小時的複雜任務。此外,為支撐這類智能系統的誕生,讓模型能同時理解語音、圖像與文字的多模態能力逐漸成為關鍵,因為透過多模態就能模擬人類更自然的溝通模式。更進一步地,多模態、代理等能力也正加速導入機器人應用,開啟跨模態與硬體的智慧行動時代。徐豐智也強調,未來 AI 不僅是工具,更將成為能理解環境、主動協作的智慧體,全面重塑人機互動與產業生態。
論壇現場,台灣玳能 Dynabook 特別展示旗下「dynaConnect™ Energy 智慧能源整合平台」與「APS 先進規劃與排程管理系統」兩大解決方案,助力製造業克服生產過程中的常見痛點。台灣玳能分享,透過智慧能源整合平台,企業除了可以監測各區域的能源使用狀況、在用電情況發生異常時即時收到通報,也可以比較歷年、當月或前月的用電數據,確認能源消耗是否出現異常。至於在 APS 先進規劃與排程管理系統方面,台灣玳能的 APS 可以與 ERP 相連,進一步助力企業根據 ERP 輸入的數據最佳化生產排;另一方面, APS 也可以結合智慧能源整合平台,讓企業可以提前掌握生產特定數量產品所需消耗的電力,進而在遇到生產同等數量產品卻耗費更多電力的狀況時,能即時發現原因、排查異常。
TP-Link 在論壇現場也展示旗下 Omada 商用網通解決方案與 VIGI 智慧監控系統。Omada 支援最新 Wi-Fi 7,涵蓋室內外多款基地台,搭配 Omada Central 雲端平台,可以讓企業用戶集中控管所有網路及影像設備,簡化多站點部署與維運流程。提供完整監視解決方案的 VIGI 系列,具備 AI 偵測能力,能辨識人車、越線與異常事件,同時支援 24 小時錄影與多畫面顯示,進而強化場域安全。 VIGI Cloud VMS 雲端平台提供即時預覽、事件管理、地圖監控與多用戶權限功能,適用於連鎖門市與分散式據點。另外現場也同步展示即將上市的 VIGI InSight S385DPS,具備雙鏡頭、180 度超廣角視野、8MP 畫質與紅藍警示燈設計,適合部署於智慧產線、廠區周圍與戶外高風險場域,強化可視性與威嚇效果。
在 AI 智慧大工廠台中場論壇,各界智造專家剖析借力 AI 進化精密機械的關鍵策略,以及製造業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解方,共同在面對關稅與匯率挑戰的時刻,找到提升數據價值、掌握創新技術的具體行動方案。
(責任編輯:吳玟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