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Joe是要醫美! 注射不當小心成饅化臉 Joeman愛用醫師鄭黃中宇院長親曝四大醫美防雷關鍵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21日07:10 • Uho企劃部

醫美療程在台灣越來越普及,根據愛力根醫學美容委託博思市調之調查《2023台灣醫美市場調查報告書》中指出,台灣的顏值經濟已在2022年突破新台幣600億元。其中玻尿酸、肉毒桿菌、膠原蛋白等微整形注射療程,因見效快、恢復期短,深受愛美民眾喜愛。然而,甯寓美學診所院長鄭黃中宇醫師表示,若填充物施打層次錯誤、劑量過多或由非專業醫師操作,可能導致臉部比例失衡、表情僵硬,甚至出現俗稱「饅化臉」的後遺症影響,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造成面部組織的變形與心理上的壓力。

什麼是「饅化臉」?

鄭黃中宇醫師解釋,「饅化臉」其實並非正式的醫學名詞,而是形容求美民眾因醫美填充物注射不當導致臉部浮腫、輪廓模糊、表情不自然的現象。其成因多半來自:

  • 填充過度 — 填充物劑量超過面部區域需求,導致過於飽滿或僵硬,失去原有骨骼結構美感。
  • 注射頻率過密 — 尚未代謝完成就再次施打,導致累積效果過度,並可能有交互發炎等反應可能。
  • 不當部位施打 — 在不需要填充的部位或位置注射,將破壞臉部比例。
  • 填充層次錯誤 — 填充層次錯誤將導致表皮隆起、凹凸不平或腫脹持久。

「很多人誤以為多打一點效果會更好或者會更年輕,事實上反而可能變成『浮腫臉』或是『塑膠感』,一看就知道是醫美過度或者施打錯誤。」鄭黃中宇醫師提醒。

圖/「醫美不是單純的買賣,而是一場關於信任、專業、美感與價值觀的旅程。」甯寓美學診所院長鄭黃中宇醫師認為醫學美容不該被價格所綁架。(甯寓美學診所提供)

預防饅化臉的四大關鍵

1. 選擇專業合格的醫師與診所

鄭黃中宇醫師強調,微整形雖然不需開刀,但依然是醫療行為。應選擇合法立案診所,並確認操作醫師具備專業執照及相關經驗。合法診所會使用正規管道進口輸入的針劑與填充物,降低不良反應與感染風險。

2. 客製化量身打造專屬療程,而非照單全收

不同臉型、年齡、膚質的人,所需的劑量與部位各不相同。經驗豐富且具有美感的專業醫師會先評估骨骼結構、皮下脂肪分布與皮膚鬆弛程度,再決定施打計畫,而不是一味模仿明星樣貌或套用制式療程。

3. 控制劑量與間隔,避免越打越多

許多饅化臉的案例都源於過度填充及補打。鄭黃醫師建議,應根據針劑的代謝週期安排填充及注射,例如玻尿酸依照材質特性通常可維持6–12個月,肉毒桿菌約3–6個月,過早補打不但浪費金錢,也會累積腫脹效果。

4. 以自然協調為目標,而非盲目追求澎潤

醫美填充療程的治療目的,是注重整體面部輪廓之間的自然協調,並恢復臉部的立體感與彈性,而非改造成另一張臉。鄭黃中宇醫師指出,自然的變美應該是「朋友覺得你狀態很好」而非「一眼看出你打了什麼」。

圖/長期擔任Teoxane緹奧希與Sculptra舒顏萃國內外講師的甯寓美學診所院長鄭黃中宇醫師,對於材質的掌握與分析備受醫學美容界肯定。(甯寓美學診所提供)

饅化臉發生後該怎麼辦?

若已出現可見的臉部腫脹或表情僵硬,鄭黃中宇醫師建議,應盡快回到原本診所、醫師處面診或尋求資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及處理。

  • 玻尿酸 — 可透過透明質酸酶溶解多餘玻尿酸填充物,逐漸恢復自然輪廓。
  • 其他填充劑 — 如聚左旋乳酸或膠原蛋白增生劑,則需依情況等待代謝或配合消腫等複合式治療。
  • 肉毒桿菌素 — 肉毒桿菌為神經肌肉阻斷劑,一般需等待神經肌肉傳導恢復,約3–6個月。

鄭黃中宇醫師提醒,求美者若感覺自身饅化,切勿自行按摩或找坊間非專業人員「排毒」、「代謝」等美容行為,以免造成組織損傷或感染。

鄭黃中宇醫師的協調美麗守則

「醫美不是單純的買賣,而是一場關於信任、專業、美感與價值觀的旅程。」鄭黃中宇醫師最後強調,愛美不等於追求極端效果,而是讓外貌與年齡狀態達到最自然的平衡。與其一次大量的進廠維修,不如採取漸進式、分層分次的微調,並搭配保養、健康生活作息,才能打造最能展現自身優勢的專屬容顏,並維持長久的美麗與自信。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