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展登場】台廠搶攻人形機器人、關鍵模組等三大亮點一次看
2025 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在 8/20 登場,今年度的產業趨勢聚焦在「AI 機器人」,現場展出從機械手臂到協作型機器人,工業電腦到 AI 系統整合,涵蓋智慧工廠每個關鍵節點,《TechOrange》現場觀察彙整出 3 大亮點,帶你來一起來看看。
1. 人形機器人抓眼球,所羅門、達明、和椿出招
人形機器人話題延燒,展會中也可見業者端出相關解決方案。去年以 AI 視覺技術搭配機器狗吸引眾人目光的所羅門,今年一口氣展示人形機器人、輪型雙臂機器人和機器狗與現場互動。在現場,所羅門的人形機器人示範如何分辨同為圓柱體、顏色相仿的洋芋片和八寶粥,包含讀取上方文字,然後執行指令任務。
所羅門指出,其成功開發出可由自然語言下指令的人形機器人模擬系統,是台灣第一個導入 NVIDIA Jetson Thor 應用的實機展示。現場工作人員指出,該系統推論速度比 NVIDIA Jetson Orin 快 66%,明顯有感。所羅門也表示,此一系統可簡化訓練流程,加速從模擬到實體的落地應用。至於現場演示的輪型雙臂機器人,上頭搭載所羅門自主研發的超眼力系統,在北美市場已有企業搭配人形機器人開始使用。
協作機器人大廠達明機器人,則展出首款台灣製(MIT)的 AI 人形機器人 TM Xplore I。達明機器人亞洲業務二部專案副理指出潘崇平介紹,公司研發這款機器人至少有一兩年的時間,其有三大特色:第一,這是一款協作機器人,和一般工業機器人不同,當碰觸到異物時懂得停機更強調人員與設備安全;第二個是內建 AI 視覺,可以做為補件辨識定位等應用;第三個特點是完全由達明機器人自行研發。
潘崇平也指出,TM Xplore I 的應用場域沒有限定哪一個產業,主要是可以執行比單支機械手臂更為複雜的工作任務,或適用於難以容納較為龐大機器人的工作空間環境。
此外,積極發展機器人整合服務的和椿科技,也在展會現場秀出已實際落地運行的人形機器人。
2. 打造 AI 機器人關鍵模組,新漢、東元發表新品
展會現場,也有諸多業者瞄準機器人的關鍵零組件發表新品。工業電腦大廠新漢推出了人形機器人控制器 MARS400 T10,強調整合機器人的「大腦」、「小腦」和「安全腦」,也就是 AI 核心運算、運動及機器人控制,以及功能安全系統於同一個控制平台,並且優化整機空間配置,希望能改善傳統機器人多平台架構的延遲性,以及模組空間需求。
瞄準機器人關鍵功能的還有東元電機,主打多足機器人的關節模組、無人機馬達,以及半導體產業專用的空中無人搬運車。針對機器人關節模組,東元電機將減速機、伺服驅動及高精度感測器整合為一,東元電機總經理高飛鳶強調,該模組具備輕量化、高扭矩密度與模組化特性,「性能輸出非常好,小體積做大動力輸出,是最大的優點。」他表示,目前該產品聚焦在重載使用上、應用場域包含機器狗,未來在人形機器人也有發展潛力。
3. 強調 AI 聲控取放、虛實整合,台達打造智慧工廠
聲音控制是這次展會業者強調的重點之一,除了所羅門表示其展示的人形機器人可以透過口頭下指令執行任務,台達現場展出的機器人智能方案,也強調其協作機器人搭配 AI 認知感測模組,可以接受語音指令執行工作任務,並且在變動環境中自動避障、調整最佳路徑以及兼顧安全性。
除此之外,在地緣政治、關稅壁壘、碳稅成本等挑戰下,台達機電事業群劉佳容總經理表示,台達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以虛實整合架構(Sim-to-Real)為本,串接機器人、數位雙生技術與管理系統,依據工廠實際的運作模式與痛點,協助應對產線部署與迭代、人才短缺與跨域管理等挑戰。
全球還有哪些領軍企業正在切入 AI 機器人產業鏈?立即免費下載《AI 機器人全球 7 大勢力關鍵報告》,解鎖各國 AI 機器人發展重點!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TechOrange》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