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2男嬰染腸病毒併發重症 疾管署示警開學後恐一波流行
疾管署今(2)日宣布上周再增加2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均為中部未滿月男嬰,皆於8月中下旬發病,其中1例已出院返家,另1例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而經血液檢查,兩例均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據統計,今年國內腸病毒已累計15例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其中感染伊科病毒11型14例及克沙奇B5型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且以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主。
上周新增2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案例1出生後因母親有發燒症狀,所以就被送到中重症新生兒加護病房觀察,出生5天後,出現活動力下降,以及餵食時有發紺、缺氧的症狀;抽血檢驗肝指數升高、白血球減少,明顯有功能異常的狀況,經過血液檢驗檢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遂又轉至加護病房,在加護病房又現肝炎、血小板低下及敗血症,所幸醫療團隊不放棄,持續救治,住院2周後,終於康復出院。
根據疫調,案1除了出生前母親有發燒症狀,同住接觸者也疑似有發燒及上呼吸道症狀,所以不排除案1是經過媽媽生產過產中遭到垂直感染。
案2男嬰因為早產,一出生就被送進加護病房觀察,出生10天後,開始有發燒症狀,抽血檢驗同樣出現肝指數上升、血小板減少,且有活動力差、敗血症,跟案1的症狀幾乎一模一樣,抽血也檢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
目前案2已住加護病房3周,仍在持續救治中。根據疫調,男嬰的母親及同住家人都沒有疑似症狀,故感染源仍待調查,也有可能是因為成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經常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故無論如何產婦生前2周都應特別注意身體情況,若有不適,務必告知醫師。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本周為開學季,根據過去經驗,開學後都會有一波腸病毒流行,提醒學童與民眾,要勤於用肥皂洗手,不要只噴酒精,因為酒精是殺不死腸病毒的。(推薦閱讀)本土登革熱上周新增8例 今年本土病例集中高雄「這2區」
疾管署呼籲,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另家中嬰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