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支付攜熊貓暗藏玄機 2大策略助攻登頂龍頭
電子支付市場暗潮洶湧,為了拚搏「龍頭」策略盡出。全支付近日與foodpanda合作提供外送交易服務,表面上是foodpanda為了與Uber Eats開賣costco商品一拚高下,事實上則是雙方互相導流、強化會員基礎的「傑出一手」,尤其全支付正值「拼冠軍」的關鍵時期,開拓全聯店外支付場域將有助於提升會員數與代收付金額,最快有機會於明(2026)年初「登頂」。
全聯福利中心100%投資成立的電子支付服務「全支付」營運至今尚未滿3年,不過整體會員數已經衝上617萬人,在「電支排行榜」上僅次於一卡通iPASS MONEY與街口支付。不過全支付會員多半從「PX Pay」轉換而來,會員年齡層偏大,加上交易場域仍以「全聯福利中心」為主,要成為「電子支付龍頭」,必須吸引年輕族群加入,同時讓全支付「走出全聯」。
去(2024)年電子支付法規鬆綁,放寬電支業者與不特定金額代理收付交易、線上平台業者合作後,全支付立刻與foodpanda結盟,並在近日開通外送交易服務。據了解,全支付主要考量有二:「開拓年輕消費者市場」與「增加全聯店外消費場域」。
由於學生族、小資族手上沒有信用卡,外送交易須準備現金、等待外送員找零,如今全支付進駐,外送消費只要完成註冊並連結銀行帳戶就能輕鬆結帳,自然能吸引更多年輕會員數,使用習慣後更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全支付購物。
此外,排除「TWQR」特約商店後,全支付目前在全台的消費通路約30萬家,與foodpanda合作就能接觸到原本難以觸及的「街邊小店」,爭取店主加入全支付特約行列的意願,消費場域擴大也能推升使用率上揚。
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表示,成為「電子支付龍頭」一直是全支付的目標,除了善用母集團資源、讓全支付成為全聯最好用的支付工具外,也要開拓市場,讓全支付在全聯店內外都好用,與foodpanda結盟可有效增加合作店家數量,並接觸各年齡層的消費者,有望帶動整體會員數在今(2025)年底前衝上700萬大關。
除了進駐外送平台,全支付已經加入台北捷運公司的多元支付計畫,待今年10月底北捷全線117個車站、1,396個閘門都完成更新,就有機會在首波進入北捷提供掃碼乘車服務。海外跨境部分則已開通日本與韓國,預期下一目標為「泰國」與「越南」,目的同樣是吸引年輕用戶加入。只要會員數、代理收付金額不斷上升,全支付最快有望在明年初超越一卡通與街口,成為電子支付龍頭。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