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國際線運量爆發 海外刷卡成長最大非日本
國境解封已有2年之久,台灣空運市場復甦,國人出國熱潮更推升航空與旅遊消費力道。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今(2025)年1至6月國際線客運量已達2,84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5%水準。下半年適逢暑期與連假旺季,加上航空公司擴大航班與增設新航點,全年運量上看6,178萬人次,有望恢復至疫前水準,更有機會衝上歷史新高。
以現行夏季班表來看,國際線已涵蓋104個航點,每週平均2,865班次,較冬季班表增加83班,顯示航空市場持續回溫。就各區域航線成長幅度來看,中東航線每週班次從14班調升至27班,年增93%最高;美洲線從131班調整為178班,上揚36%。
至於日本、韓國線班次,分別提高15%與12%;東南亞與歐洲航線則分別小幅增加9%與5%。唯獨港澳與大陸航線尚未全面回溫,前者恢復率為91%,後者僅有51%,主要受限於政策與旅遊需求。
民航局指出,下半年有暑假與中秋、教師節等國定連假效應,且開闢多條新航線,包括聯合航空7月開航高雄直飛舊金山、阿提哈德航空9月啟航台北至阿布達比、長榮航空10月新增台北至達拉斯等,進一步強化我國與中東、北美等區域的空中運輸連結,有助全年客運量攀升。
出國熱潮同步改變信用卡消費版圖。根據兆豐銀行公布的資料,2025年第2季國人海外刷卡金額成長幅度最高的國家為瑞士,年增率高達280%,成為本季最大黑馬。過去因物價高昂而被視為「夢幻景點」的瑞士,如今反而成為國人最積極前往的新寵,遠遠領先第2名的韓國(26%)與第3名澳洲(25%)。
反觀長年穩居民眾出國首選的日本,今年第2季海外刷卡金額卻出現6%的年減幅,表現明顯失色。兆豐銀行指出,可能與近期社群平台上對日旅物價、服務品質或觀光壓力的討論有關,加上日圓持續走貶,雖然旅費相對便宜,但也可能促使民眾選擇以現金交易、減少刷卡結帳,導致整體簽帳金額下滑。
整體來看,從航空客運量上升到海外刷卡趨勢洗牌,反映出台灣民眾在後疫情時代的出國行為與消費習慣正快速轉變,不僅旅遊地點選擇更多元,消費方式也更精打細算。隨著航空市場進一步復甦,海外旅行地圖可望持續擴張,推升整體旅遊經濟加速升溫。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