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結腸反射不是病 重建回饋改善便祕
午安~有沒有過吃完早餐後就突然想衝廁所~還覺得是不是腸胃有問題~專家說,這是胃結腸反射,是一種進食後刺激腸胃的自然反應,尤其在早晨與餐後特別常見。
當進食後,我們的胃,為了容納食物,會慢慢撐大,刺激神經傳導,使得大腸、尤其是乙狀結腸,會開始有節奏的收縮,把前一餐的殘渣往直腸推進,讓我們想排便。這就是胃結腸反應。
胃結腸反射通常在用餐後15分鐘,一天發生1次到3次,尤其是吃完早餐後,胃結腸反射會特別明顯,主要是胃已經長達6小時以上,沒有接收到食物,一吃了早餐,腸胃就動起來,醫學上會利用這個機制,來幫助年長者改善便祕。
有時候醫生要幫助兒童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也會利用胃結腸反射這個機制。
所以專家就建議,早餐多吃植物性食物,例如燕麥、種子、堅果和全穀物、蔬菜,有很多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對促進胃結腸反射有幫助。
同時早餐吃夠蛋白質,才會有活力,純素和乳糖不耐的人,首選無糖豆漿。
相反的,選高醣高油的澱粉炸彈當早餐,麵包、燒餅、油條、蘿蔔糕、蔥抓餅、鐵板麵,吃了容易血糖震盪,也就是血糖快速飆升後又劇烈下降,這就會讓人感到疲倦、無力,昏昏欲睡。
有些人早餐習慣吃燒餅加油條加米漿,建議可以用替換法,油條換蔥蛋荷包蛋水煮蛋、米漿換成豆漿,至少把蛋白質補起來,還能少吃一點油,多一些飽足感。
國際期刊上研究,吃多了油炸食物、加工食品和糕點烘焙食品,會讓腸胃活動變慢,吃多了乳糖寡糖的碳水化合物,胃結腸反射也會更厲害。
雖說胃結腸反射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不過,如果吃飽就跑廁所,還伴隨著腹痛、腹瀉,或是反而便秘,就要留意有可能是胃結腸反射亢進,因為醫生說,胃結腸反射亢進在臨床上,被認為是大腸激躁症的症狀之一。
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用對的食材,換來精神飽滿。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