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不振 智庫:增加民眾收入優化休假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9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發布第2季宏觀金融分析報告指出,民眾收入預期轉弱制約服務消費成長,難以形成良性循環,建議增收減負、優化休假制度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28日發布第2季宏觀金融分析報告。
據澎湃新聞、財新網等媒體報導,這份報告提到,中國第2季國內經濟延續「穩中向新」(穩定基礎上求突破)態勢,主要得益於出口強韌表現、消費需求逐步恢復、新動能(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成長壯大等。
報告提到,第2季耐用品消費較快成長,發展型消費穩步提升,原因在於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發揮效果、網購促銷活動提前啟動、發展型消費穩步成長、「一老一小」(老年人與兒童)興趣消費高漲等。
物價持續低迷拖累名義經濟成長,報告強調,必須加大重視這一個問題,尤其是民眾收入預期轉弱,正在制約服務消費成長,難以形成「消費擴大—物價提升—工資成長」良性循環。
報告建議,宏觀調控重心在今年下半年應是強化財政、貨幣、產業、就業、社保等各項政策協同發揮,推進經濟供需平衡、物價合理回升,避免名義經濟成長偏慢,拉大宏觀、微觀經濟的溫差。
報告拋出5措施建議。
第1點,財政貨幣政策總量積極加大,結構調整優化;第2點為房地產調控政策必須「應出盡出」,才能打消觀望心態,包括加快存量需求釋放、優化存量房收儲機制、對房地產市場注入國家信用以化解房企流動性風險。
在釋放服務消費潛力部分,報告提出第3點建議,必須穩定、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服務消費補貼、優化休假制度。
第4點為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品質推進「以人為本」內涵式城鎮化;第5點為加強「政府—行業—企業」協作,治理低價無序競爭。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4%、第2季年增5.2%。中國消費持續陷於通貨緊縮陰霾,今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微增0.1%;這是今年2月以來,CPI成長率首度轉正。(編輯:陳鎧妤)114072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