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生活規律大腸也會長息肉?家族病史影響大 年輕人也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07日08: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近年台灣大腸息肉呈現明顯年輕化,不再只是中高齡族群的健康議題。台灣人自40歲起息肉發生率逐步上升,50歲以上與大腸癌的關聯更為顯著。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近年台灣大腸息肉呈現明顯年輕化,不再只是中高齡族群的健康議題。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振榕表示,台灣人自40歲起息肉發生率逐步上升,50歲以上與大腸癌的關聯更為顯著。

基於族群健康管理的成本效益與早期偵測價值,國健署建議50至74歲每兩年接受一次糞便免疫化學潛血(FIT)篩檢;若陽性則安排大腸鏡確認與處置。整體目標是及早揪出可逆的前癌病灶,降低未來癌變與死亡風險。

排便狀況變化提醒 年輕族群同樣可能罹大腸癌

張振榕醫師提醒,臨床上年輕人也不可掉以輕心。以一名30歲個案為例:他不抽菸、不飲酒、少油少炸、作息規律,僅因同事(更年輕)被診斷為大腸癌第四期而提高警覺,加上近期出現排便習慣改變,遂主動安排大腸鏡。

檢查發現近1公分息肉,所幸即時切除並送病理,成功阻斷可能的癌變進程。此例凸顯:即便自認生活健康,只要出現警訊或具家族史,都應及早評估。

息肉越大越危險 超過1公分就要積極處理

大腸癌多數經由「腺瘤—癌變序列」演進,時間軸往往以年計。張振榕醫師指出,息肉愈大、出現時間愈久、病理型態愈不典型(例如絨毛狀或高度不典型增生),未來癌變機率愈高。

臨床上,接近或超過1公分的腺瘤性息肉會採較積極策略:完整切除、標本分段、病理確認邊緣潔淨,並依結果安排追蹤間隔。透過「發現即處置」的策略,可在癌前期即終止疾病進展。

症狀警訊辨識 該主動就醫時機

張振榕醫師建議,不分年齡,只要出現以下變化都應盡快就醫評估:排便頻率明顯改變(便秘或腹瀉反覆)、糞便形狀變細或不成形、糞便混血或解黑便、下腹痛脹持續、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或缺鐵性貧血。這些徵象不一定等同癌症,但可能代表息肉或腸黏膜受損。及早檢查能提升偵測率,避免錯失最佳處置時機。

FIT為「第一線」篩檢,優點是非侵入、成本較低、可大規模推行,對降低族群死亡率具實證效益。但張振榕醫師表示,FIT並非診斷工具,可能漏掉未出血的息肉或極早期病灶,也可能受痔瘡出血等因素影響而陽性。結論是:FIT陰性不代表萬無一失;一旦出現警訊或屬高風險族群,仍應與醫師討論是否直接安排大腸鏡。

臨床上常使用大腸鏡診斷 擬定個人治療方案 

大腸鏡能直接觀察全結腸與直腸黏膜,發現可疑病灶時可同步切除或夾取組織送驗,兼具「診斷+治療」優勢。張振榕醫師提到,近年設備與鎮靜流程更趨成熟,安全性與耐受性皆提升。對於FIT陽性者、有症狀者、或具家族史與其他高風險因子者,大腸鏡是常使用的確認方式;完成息肉切除後,醫師會依病理分級與切除完整性,制定個人化追蹤間隔。

依家族史與個人生活習慣 調整追蹤間隔

張振榕醫師提醒,下列族群應與醫師預先討論更積極的策略:一等親曾罹患大腸癌或多發性腺瘤;過去曾發現高風險息肉(≥1 公分、絨毛成分、高度不典型增生、或多顆);慢性炎症性腸病史;或合併代謝症候群、吸菸、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等。對此類族群,可能需要提早首次大腸鏡時間,或縮短追蹤間隔,以降低遺漏風險。

健康不等於零風險 年齡與遺傳仍有影響

健康習慣能顯著降低風險,但不代表風險歸零。張振榕醫師建議:維持適當體重與腰圍、增加膳食纖維與全榖蔬果、減少加工肉與紅肉、限制酒精、拒菸、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這些作法能改善腸道環境與代謝狀態,與規律篩檢相輔相成。即使生活作息良好,也不應忽略年齡與家族史帶來的風險。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 提早檢查與持續追蹤

大腸息肉與大腸癌已非「老年人專利」。在年輕化趨勢下,最務實的自我保護是:認識警訊、依建議完成篩檢、出現症狀及早就醫、對高風險族群採個別化追蹤,並以可持續的生活型態減少可變動風險。張振榕醫師呼籲,透過「早期偵測、早期處置、持續監測」三部曲,在疾病尚可逆時介入,把握改變結局的關鍵窗口,長期守護腸道與整體健康。

【延伸閱讀】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外食、久坐成隱憂!56歲男突發大腸憩室炎 醫籲注意5大警訊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