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給病人許未來的希望!女兒捐肝救母親⋯麻醉科醫選擇「不告知風險」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1月02日02:00 • Uho編輯部

醫療本身具有風險,醫師應基於專業,向病人清楚說明手術原因、成功率及可能的併發症。然而,有些醫師為了鼓勵病人,可能選擇不完全揭露風險⋯以「主動脈」為筆名的麻醉科醫師,曾擔任花蓮慈濟醫院麻醉及疼痛科醫師,目前在全國最偏遠的地方當派遣麻醫。他於《麻醉科醫師的憂鬱》一書中,紀錄每段讓人心碎的生命故事,希望夠療癒每一個正在痛苦中的靈魂。以下為原書摘文:

肝臟移植的背後辛酸

年前罹患肝癌,手術後復發住院,因無法再次手術,唯一存活的方法是準備接受肝臟移植,在這個器官捐贈貧乏的年代,要等待一例屍肝簡直比投胎轉世還難,患者決定做活體肝臟移植,捐贈者是患者的女兒,年約40歲。

手術前,我照例到病房做麻醉前訪視,當我一踏進病房時,患者坐在床緣,兒孫滿堂,圍繞在膝前,一看就是那種向心力很強的家庭。我稍微跟他們聊了聊,很快便離開了,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我只是跟他們打一聲招呼,我也不知道要跟病人說什麼。

活體肝臟移植是一極度複雜的過程,首先我們要將捐贈者肝臟的一部分取下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取太多了,因殘存的肝臟細胞太少,所以捐贈者會因為肝功能受損,肝衰竭死亡。

但是對受贈者而言,因移植的肝細胞較多會有較高的存活率;取少一點對捐贈者而言,比較安全,但對受贈者,因肝細胞太少,無法負擔患者本身的代謝,則是一種威脅,有可能會因此產生small graft syndrome,導致受贈者死亡,這中間的拿捏挑戰著所有的醫療團隊。

而根據統計,活體肝臟移植的捐贈者,死亡率約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中間,這其實是一個很高的數據,因為捐贈者大多是健康的成年人,尤其是你若知道一位健康的成年人來接受麻醉的風險是以「10萬」當分母時,百分之一是一個嚇死人的高的數據,我不知道要怎麼跟病人解釋說你這麼做簡直是搏命。

我看著患者的女兒,她有丈夫、有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我不明白她哪來的勇氣,為什麼她要犧牲自己的家庭,冒著丈夫失去太太、孩子失去媽媽的風險,接受這樣的手術。我又想,為什麼捐贈者不是病患的兒子,而是女兒,是單純配對不成功嗎?還是兒子又是另一個家庭的支柱,需要工作養活另一個家,「產值」比較高,重要到不能失去,所以犧牲的總是女兒。

我們曾經遇過一位父親,末期肝病變住院,有3個兒子,唯一救父親的方法是肝臟移植,當我們選定配對的人選時,這位兒子的太太跪在我們的面前,求我們不要再提肝臟移植的事情,她沒有辦法冒失去丈夫的風險,最終這些家屬眼睜睜的看著父親逐漸肝昏迷,然後全身出血,最後死亡。

假若你知道你有機會救活自己的親人,你卻沒有去做,之後你又該如何過活,這是一種沉重的道德壓力。這位女兒是不是也是千夫所指,礙於壓力,不得不捐,其實真正內心並不甘願?

許一個未來的希望

頓時我腦海裡閃過無數念頭⋯⋯但當我望著她時,她閃爍著一種勇氣與堅毅的眼神,好像是在說不管怎樣,只要有一個機會可以救活我的母親,我非得搏搏看不可。

我又看了看這位老婦人,看起來和藹開朗健康,完全料想不到,腹部裡有一顆腫瘤正在蠶食她的生命,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她說:「明天的手術,是一個極大的手術,手術都有風險,首先我們要將你舊有的肝臟取下,取下後在新的肝臟種上去之前,全身的代謝廢物代謝不掉,嚴重的酸中毒,離子不平衡等等,都有可能讓死在手術台上⋯⋯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可能是你們家人彼此相處的最後時刻,要好好把握,該交代的事要交代好」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我想起我的學弟,他說他術前訪視都非常仔細,會將風險及有可能的併發症說得非常清楚,因為醫療糾紛裡,有一條是「醫師未詳盡告知病人風險」。我之前也跟他一樣,但是常常解釋完,看到病患臉上那種充滿不安的神情,實在於心不忍,甚至有發生過病人在聽完後就拂袖而去,不接受手術了。

我並不明白要怎樣才能詳盡的告知病人手術的風險,同時又能讓病人感到安心,這簡直是一件令人為難而互相衝突的事。有些事,或許還是永遠不要知道的好,尤其是在這樣的氣氛下,他們一家正很愉快的在床邊聊天,我怎樣也說不出你有可能會在手術過程中死亡這種話,最終我決定將這一切吞下去,只簡單的說我會盡一切力量照顧她們,我選擇了冒讓自己在未來的訴訟中有可能會輸的風險。

我緩慢的離開醫院,腳步沉重的抬不起來,窗外的夕陽正耀眼著,耳畔好像都還聽到他們一家和樂的笑語聲,我並不知道這麼做到底對不對,醫學倫理裡,患者有知的權力,而我又常常違反這些教條式的原則——就讓我的心不安吧!假若這些可以換取他們保持這最後一個晚上的快樂,就讓咱們許給病人一個未來的希望。

(本文摘自/麻醉科醫師的憂鬱:因緣……俱足【增訂版】/晨星出版)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