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基金單月大賺翻正 製造業勞工卻喊苦 無薪假續增近千人
勞動部今(1)日同步公布兩份最新數據,一好一壞形成鮮明對照:勞動基金在7月市場回穩、台股走揚帶動下,單月進帳超過千億元,全年損益翻正,退休保障帳面回溫;但另一邊,實施無薪假的企業與人數卻再度上升,截止8月底,已逼近五千人,顯見在國際貿易不確定性下,勞工「眼前的」處境依舊艱困。
勞動基金7月大賺千億,累計損益翻正
勞動基金在7月繳出亮眼成績單,單月大賺1,480.3億元,讓今年以來的累計收益翻正,累計帳面總共大賺644億元。以新制勞退基金為例,前七個月收益287億元,換算到每位勞工的退休金帳戶,平均約多了2,200元。
若加計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規模達7兆7,559億元,收益數為679億元,顯示基金操作已走出上半年波動;舊制勞退基金收益率也有3.29%,勞保基金收益率0.73%,整體表現均轉為正數。
不過,就業保險基金因受支出影響,收益率仍為負值,為-1.58%。
基金局分析,7月美國延後關稅談判並公布多項協議,加上大型科技股財報亮眼,以及國內AI與雲端產業提前拉貨潮,推升股市表現。然而,新台幣自年初以來升值逾8%,使外幣投資部位的未實現損益影響帳面收益,後續投資布局仍須審慎因應。儘管短期受匯率牽動,但過去10年平均收益率仍超過6%,長期投資表現穩健。
無薪假人數增至4863人,金屬機電等製造業重災區
不過,當勞工在退休帳戶上看到「數字翻紅」時,現實面對的工作環境卻顯得不那麼樂觀。勞動部同日公布的無薪假統計顯示,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越來越多製造業廠商啟動減班休息,勞工當下的荷包壓力仍在加重。
與基金績效轉佳相比,勞動市場氛圍愈趨保守,實施無薪假的人數總量首度突破3,000人。勞動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8月31日,全國共有245家事業單位、4,863名勞工實施減班休息,較8月18日再增加54家、929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指出,本期仍以製造業受影響最深,實施人數達4,479人,占整體逾九成。其中金屬機電工業更是重災區,共156家、3,685人,尤以機械設備製造業最為集中,家數92家、影響人數2,045人。
部分廠商因美國關稅使訂單減少,只能透過月休5至8天或每週休1天的方式應對。官員指出,機械設備業有2家中型業者通報,人數規模皆超過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共有118家企業自述因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涉及人數3,055人,占比62.8%。另外,勞動部自8月啟動「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後,已有168家企業、3,812名員工適用,約占整體近八成。
根據措施內容,符合資格者在減班期間,勞動部將補貼工資差額的70%,每人每月最高可領取1萬2,110元,並可搭配「再充電計畫」訓練津貼,減輕勞工衝擊。
勞動部強調,減班休息並非完全無薪,雇主仍需支付工資且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萬8,590元,並持續替員工投保勞健保及提繳勞退金。將持續監測產業狀況,並與廠商、工會保持聯繫,視情勢滾動檢討補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