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為什麼加班越多,工作反而做不完?做到「準時下班」才能提高效率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14日02:00 • Uho編輯部

你平常會準時下班嗎?台灣人天天慣性加班,常常連晚餐都沒時間吃,其實準時下班效率更高。美國微軟高級軟體工程師牛尾剛於《高效偷懶》一書中,運用亞洲人的視角,學習、模仿美國同事的思維模式,分享自己在超大型雲端開發前線學到的「超高效工作法」,幫助讀者輕鬆工作提早下班。以下為原書摘文:

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時間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我的同事們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隨著新冠肺炎大流行,遠端工作模式在美國日漸普遍。微軟長期以來都有遠端工作的制度,員工就算只是想在家收包裹,也可以選擇在家遠端工作。

當時我的經理查德因為要照顧孩子,需要定期遠端工作,後來隨著新冠肺炎流行,他轉為完全在家辦公。另有幾位同事也搬了家,其中一位住在紐約,還有許多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公司對此基本上不干涉。

即使進入後疫情時代,我的團隊每天來辦公室的也只有3個人,我、保羅、阿列克謝。其他同事,尤其是有家庭的人,可能因為遠端工作太便利而回不去以前的生活了吧。而我現在單身,又沒有交往對象,所以喜歡每天去辦公室上班。

西雅圖的大型科技公司大多會要求員工每週至少到公司上班3次,唯獨微軟完全沒有這樣的要求。有趣的是,在沒有公司強制的情況下,員工卻紛紛自動自發地回到辦公室。我認為,以新冠肺炎為契機開啟的遠端工作模式,有益於美國人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一般而言,選擇朝九晚五的人比較多,但有小孩的人就不一樣,例如我的上司,因為接送孩子很重要,所以他早上7點就先回覆郵件以及PR(Pull Request),之後就下線了,然後9點再開始工作到下午4點。如果他進辦公室的話,就會4點回家,如果還有工作需要處理,就會在6點左右上線。

我的同事席德經常邀請我一起吃飯,他平日總是在6點下班,星期六反而會工作。因為身為首席工程師的他經常要開會,所以星期六才能優閒地做自己的工作。我每個同事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樣,但都會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產力,好在自己、家人與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日本職場中,如果步調與大家不一致就無法獲得認可,但在美國,每個人的工作方式都受到尊重。

在國際職場中,不僅是「不加班」,甚至還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時間」工作,畢竟每個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樣,所以只要能取得成果,任何做法都可以。接下來我將以此為前提,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準時下班效率更高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長時間勞動反而效率低下的說法吧。多年來,我也深有同感,所以一直嘗試多多休息,但又因為「工作產出減少而覺得不滿,於是又增加工作時間」,如此週而復始。

我加入微軟的開發團隊後,因為是自己夢想的工作,所以非常開心,但是幾乎沒有私人生活,連續幾天加班到深夜,永無止境的工作快要把我壓垮。儘管沒有人強迫我工作,也沒有交貨期限,但我總是處於不工作就無法安心的狀態。

一天中大半時間都被工作填滿,除了工作之外,什麼事都做不了。我沒時間與朋友交流,家裡亂七八糟,甚至在移居美國後的各種行政手續都未處理妥當,連必要的文件都沒空閱讀。雖然30多歲才被診斷出罹患ADHD,但我從小就非常不擅長整理這些東西,所以只好放任不管。

「無法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覺」常常在我心中縈繞,因為罹患ADHD,所以我也一直認為只能放棄「控制人生」。赴美兩年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精神和體力都到達極限。不僅要適應非母語的環境,周圍同事的程式設計能力都很強,專業技術也很扎實,雖然沒有來自公司和上司的壓力,但我深感自己實力不足,便把職場當成修練場,為了做出成績,拚命地工作。

不斷碰壁的情況下,我開始想,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自己真的幸福嗎?「還是放棄挑戰回去日本好了,明明知道程式設計師不適合我⋯⋯」就在這個時候,我的導師克里斯來找我談話,輔導我。克里斯不僅是我的朋友,也是我憧憬的「超一流」人才,所以我請他擔任我的導師。

我日復一日除了工作就是睡覺,因為深知自己實力不足,所以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生產力。但克里斯卻說:「為了提高生產力,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我通常會在下班後去學習或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直工作會很累,即使一樣是學習程式設計,只要是與工作無關的項目,就能讓你放鬆下來。」啊!原來如此,提高生產力的祕訣是「學習」啊!

如果只顧著埋頭工作,即使短期內的產出增加了,但實際上生產力並沒有提高。要想真正提高生產力,就必須改變長時間勞動的習慣。我恍然大悟,原來道理這麼簡單。仔細觀察我所處的團隊,有不少專業技術出色的人和我一樣努力工作到很晚,但我憧憬的業界人士大多是準時下班回家的人,至少美國人都盡量不加班。

團隊中最忙、專業技術最優秀的法比歐也說:「我常常跟團隊成員說,一直加班工作不是長久之計。」而我朋友大衛也肯定地說:「上帝對我們的計畫不是只有工作。」確實,從生物的角度來看,人一直工作非常不自然,所以我雖然有點不安,但還是下定決心要開始準時下班。

(本文摘自/高效偷懶:『世界一流工程師』都在用的AI時代思考法/野人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