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讓年輕人吃虧、資深員工受惠?史丹佛大學研究揭 AI 衝擊美國職場真相
AI 對於人類工作的影響為何,一直存在爭論。美國史丹佛大學三位經濟學家近期發表了一篇論文,深入探討發現:AI 正開始對美國勞動市場的初階員工產生重大且不成比例的影響,3 年來嚴重限制一些美國年輕人的就業前途。
研究團隊透過大型薪資處理商 ADP(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取得數百萬名員工、數萬家公司匿名薪資報表數據,分析 AI 對就業的實際影響。雖然論文尚未經同儕審查,但《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份資料比美國勞工部月度就業報告更為全面,是當前對 AI 衝擊最清晰的解析之一。
6 大發現: AI 三年來如何改變就業
研究人員首先研究了 AI 可以自動化許多工作任務,並可因此取代人力的領域,包括軟體開發人員、接待員、翻譯和客服等。
事實一:受 AI 影響最嚴重的職位中,年輕員工(22-25 歲)就業人數大幅下降 13%。相較之下,同業中的資深族群或低曝險職類沒有同樣的跌勢,甚至持平或成長。進一步以軟體開發為例,研究者更指出,22-25 歲軟體開發者的就業人力到 2025 年 7 月較 2022 年底高峰「少了近 20%」;同一職類的 26-30 歲大致持平,年長族群則持續成長。
事實二:儘管整體就業持續強勁增長,但年輕員工的就業成長停滯。自 2022 年末以來,在 AI 影響程度最高的職位中,22-25 歲員工的就業人數下降了 6%,而年齡較大的員工則增長了 6-9%。
事實三:不是所有 AI 都減少人力。研究發現,AI 用於自動化工作的應用導致了初階職位的就業下降,而用於增強人類勞動的應用則沒有明顯變化。研究根據 AI 是取代還是補充人類任務來區分自動化和增強作用。
事實四:即使考慮到公司層級的衝擊,年輕、AI 影響職位程度高的員工就業下降依然存在,這代表研究觀察到的就業趨勢,並不是由特定公司經營不善或產業的宏觀衝擊如經濟衰退所驅動。在最受 AI 影響的五分之一職業中,22-25 歲員工的相對就業人數下降了 12 個百分點,且具有統計顯著性。
事實五: AI 帶來的市場影響先發生在「人數」,不是「薪資」。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或 AI 暴露程度的職位在年薪趨勢上差異不大,這可能代表著薪資在短期內具有黏性,或薪資變動效應被抵銷。
事實六:上述事實在經過多方驗證,不是因為其他偶然因素造成。具體來說,研究團隊排除了幾個常見顧慮,例如就算排除電腦相關職業和資訊科技公司、遠距工作或疫情導致的教育中斷因素,年輕就業員工的下降趨勢依然存在,代表 AI 的影響廣泛。
這對企業與年輕人代表什麼?
研究解釋了為何 AI 對於年輕、初級員工的影響大於經驗豐富的員工。原因之一是,AI 取代的是編纂好的知識,而非內隱知識。內隱知識是隨著經驗累積而來的獨特技巧和訣竅,《華爾街日報》舉例,一位資深軟體開發人員可能已經學會如何與非開發人員合作,並能交付公司所需的產品──這類技能仍受雇主高度重視,而且可能不會被自動化取代。
問題在於,累積這些內隱知識往往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但當基礎任務被 AI 大量自動化,新人可能失去學習機會。當這些專家退休後,誰來接棒?這可能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如何讓年輕員工在工作中學習。
經濟學者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告訴《華爾街日報》,「我們恐怕得更有系統地培訓新人,而不是只期待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對企業來說,若把 AI 只用在自動化、壓低成本,短期可能省掉人力,但也削弱人才培養的可能性。如同前述研究發現 AI 應用在「為員工增能」的角色下,並不會對初級職位造成影響,若當把 AI 設計成增能工具,例如讓新人在 AI 輔助下更快完成高價值任務,可能是保留學習階梯,又帶來就業擴張正向效果的解方之一。
AI 機器人浪潮來襲!立即免費下載《AI 機器人全球 7 大勢力關鍵報告》,解鎖各國 AI 機器人發展重點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Bloomberg》、《The Wall Street Journal》、Standford University,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