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美陸戰略角力 台美關係大挫敗
■余元傑
美中(中國大陸)關稅談判休戰期才宣布再延九十天,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掀起的關稅戰,於台灣時間八月七日十二時起生效,正式開啟了全新的貿易競爭時代。
台灣處在美中G2的戰略角力下,兩岸關係凍結、台美關係倒退,內政失能,產業衝擊山雨欲來,國防支出大幅攀升,外交一籌莫展。隨著內外局勢的持續惡化,對台灣前景悲觀的氣圍,也愈來愈沉重。美中談判還在持續,明顯脫離了川普全球關稅戰框架,而是兩個強權的全面戰略競爭。中國大陸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能以實力和美國繼續周旋的對象。
賴政府蓋牌 恐衝擊綠營票倉
但是,川普關稅海嘯已經直撲台灣而來。疊加百分之二十稅率,高於貿易競爭對手日、韓的百分之十五,也比鄰近國家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百分十九要高出一個百分點。
換言之,台美關係過去標榜的島鏈地緣戰略、民主價值同盟因素,並沒有讓台灣在關稅談判中受到特別禮遇,反而在川普掀起的全球貿易新時代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但令人不解的是,台美談判過程卻被「蓋牌」。包括談判交易的細節、投資金額、採購內容、市場開放的程度與項目等,乃至於可能衝擊到南部縣綠營票倉的美國農產品進口問題,到目前仍以「保密」為由,秘而不宣。
川普已宣布,輸美半導體要課徵百分之百關稅,但在三大原則下,關稅可以是零,包含:企業已在美國設廠、正在建廠、有明確投資承諾。已在美設廠的台積電,看似暫時過關,但仍被要求再加碼投資外,更坐實了台灣高科技產業被迫外移的事實,台灣的「矽盾」還能撐多久?面對現實利益掛帥與交易型的川普政府,台灣沒有籌碼,這一關真的很難過,眼前正上演一幕幕割地賠款、被予取予求的凌遲劇碼;但賴政府卻對台美談判「蓋牌」,使得實際遭到衝擊的產業別、中下階層失業問題,目前外界卻只能霧裡看花,更談不上政府有什麼具體的產業補貼、轉型因應策略。
賴過境紐約遭拒絕 危險訊號
經濟看不到發展前景,外交也是一籌莫展。賴清德上任一年多來,未能踏上美國本土,最近傳出賴安排要從紐約過境訪問卻被拒絕,連美國前眾議長裴洛西都在臉書批評「這是一個危險訊號」,我方卻以「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回應,夫復何言。
台美關係是台灣外交的重中之重,過境外交行之有年並形成慣例。川普此番拒絕賴在紐約過境,無論是否基於美中談判、川普想要訪問北京等因素考量,對台灣都是一項重大外交挫敗。但賴政府卻直接否認有這項安排,除了鞏固其基本盤外,有何意義?
再者,賴政府上任以來接待的來訪的美方政要中,包括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前副總統彭斯、前國務卿蓬佩奧、國家民主基金會等,都是被川普點名厭惡、不對盤的人物、機構。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八月五日撰文,直指台灣與川普漸行漸遠,實非無的放矢。
從台灣在川普關稅戰中居於劣勢,到台美關係變化,反映出賴政府根本不了解川普,或至少迄今仍無法接觸到川普執政核心。賴政府的外交人事布局,酬庸、派系考量當道,台美關係大挫敗,與外交系統長期培養的外交官未受重視、專業意見未能納入最後決策,應有密切關係!
處理台灣問題 大陸繞道華府
賴清德政府內外陷入困境,凍結中的兩岸關係並未因此而有轉圜跡象;中國大陸對台政策,除了針對個別事件做一般性的制式評論、回應外,並沒重大的政策轉變。
主要原因在於,自現任大陸外長王毅在擔任國台辦主任起,大陸已將台灣定位為美中關係互動中的核心利益與籌碼;簡言之,中國大陸已趨向選擇透過華盛頓處理台灣問題。因此,對於台灣政黨內鬥、選舉勝負,乃至於大罷免等,就沒有急切因應、隨之起舞的必要。
反而是台海局勢在對峙中愈趨嚴峻,值得高度關注。台灣的防衛安全,從過去「決戰於境外」,「殲敵於灘頭」,到現在已經到了在本島部署火山布雷車、為打城鎮戰做準備。
台灣的國防預算支出,從馬政府時期的三千多億,十年不到,已倍增至目前的六千多億,但台海防衛兵棋推演的假想敵情,已經從外海進逼到了內陸、城鎮戰;兵役年限,在馬政府兩岸大交流時期僅四個月,現在則已延長為一年。
台灣現在面臨外交一籌莫展,經濟遭逢關稅海嘯,台海危機步步進逼,內部也曝露執政失能、民主憲政體制趨於崩壞的困境。最近南部風災、雨災,政府救災失能就廣被詬病,已不待言。
動輒釋憲覆議 傷害憲政原理
台灣從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執政期間,基本上都還尊重制度、法理,亦即國會多數通過的法案,除非有重大爭議,絕不輕易動釋憲、覆議,維持住法律基本的穩定性。
但是,賴政府、卓內閣上任一年多來,釋憲、覆議卻成了新常態。憲政上的羊腸小徑,竟成賴政府的康莊大道,在野又監督抗衡乏力,行政權恣意對抗國會多數,形成朝不朝、野不野的狀態。
政府動輒釋憲、覆議,對整個憲政體制的基本原理、權責分工傷害之大,也失去了法治國的實質意義。但這種對法治的不在乎,在主政者擔任台南市長時,長達二四六天不進議會、被監察院稱作憲政惡例,早已露出端倪。
大罷免二十五比零,是人民對當下內外局勢不滿、不安的民意反映,《美麗島電子報》近期民調顯示,對賴只有百分三十四點六滿意,百分之五十六點六不滿意,滿意度已低於當選時的四成得票率,但賴對大罷免還要再戰八二三。顯然,賴對目前的執政風格與路線,意志依舊堅定。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