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期住院只為「每天打一次點滴」?健保新制上路,9感染症可「門診點滴」治療:打完還能回公司上班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20日07:20 • 發布於 10月20日07:20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為紓解全台病床不足與偏鄉醫療資源不均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自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健保給付新制,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9大感染症適用。

只要患者病情穩定、能自理生活,就能透過「門診點滴」完成療程,不必長期住院,為高齡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甭為打點滴住院,門診也能完成靜脈治療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過去如肺炎、泌尿道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與關節炎等感染症病人,原本需要住院使用針劑抗生素治療,新制則讓醫師可在急診或門診開立處方,只要患者病情穩定,就能每日回院透過「門診點滴」完成療程,不必長期住院。

「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採包裹式計費,5日為一個療程,一日施打1次者給付處置費1031點,2次以上為1234點,另有500點個案管理費供醫院追蹤病人狀況,藥費與檢驗費另計。

健保署估計,全台每年約有20萬人因感染症住院,若有1成病人改採門診治療,將有2萬人受惠,不僅可釋放病床,也預期可省下3億多元健保支出。

95歲爺靠「門診點滴」打敗骨髓炎

95歲的汪爺爺去年因泌尿道感染短暫住院,卻因不適應病房環境而嚴重失眠、情緒失控,最後提前出院。

近日他因「腰椎骨髓炎」需長期抗生素治療,傳統療程約需住院6至8週,讓爺爺萬分抗拒。

最後,醫師評估後建議爺爺採「門診點滴」方式治療,只需每天由家人陪同到醫院接受約1小時的點滴注射,療程順利、安穩且無副作用,2週後症狀明顯緩解轉為口服抗生素治療。

汪爺爺不僅病情改善、夜夜好眠,開心地說:「我在家睡得比較好,也比較自在!」讓家屬鬆了一口氣。

具3要件才適用,友善高齡慢性病族群

臺北醫院感染科主任林武甫指出,許多感染症患者原本得住院數週,像汪爺爺罹患骨髓炎,治療一般需住院連續打針2至4週,病況改善後再評估轉為口服藥物,整體療程約需6至8週,住院超過1個月者並不罕見。

不是每位病人都適合長期住院,例如汪爺爺因高齡、睡眠障礙與住院環境排斥,非常希望能在門診接受治療。

醫師評估爺爺身體穩定、具自理能力與家庭支持充足,與家屬密切討論後,決定採用「門診點滴」進行療程。

林武甫指出,過去這些病人住院幾週,每天只為打1、2次點滴,其餘時間都待在病房;如今只需每天定期回診注射抗生素,即可返家休養,不用請看護或家人陪住院,甚至有人能在治療期間,仍每天返回公司上班。

這項計畫不僅減輕病人與家屬身心與經濟負擔,空出的床位也能提供需要住院的病人,可謂雙贏。

不過林武甫也提醒,「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適合病情穩定、具一定自理能力,或有家屬能協助就醫與處理突然狀況的患者。

此外,病人也須能配合門診時間安排,才能完成療程。

林武甫強調,OPAT無法完全取代住院,而是在醫師、病人、家屬充分評估討論後的彈性選項,尤其對高齡者、慢性病或有住院焦慮恐懼者,是一項貼心的新解方,讓更多病人可選擇「不住院也能好好治療」的方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退休夫妻擁「800萬存款+5萬月退」仍窮活:不旅行、每月外食限1次…70後悔嘆:錯過享受生活的時機

結褵30年「沒讓妻為錢操心過」,她一離世卻得跟「兄弟姊妹」爭產…頂客族最痛憾事:制度下的無情分割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