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重啟核三! 黃國昌:不用核電才是最大國安破口
核三重啟公投即將在8月23日投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13)日在核三重啟公投案意見發表會上表示,台灣能源不具韌性,需要核能發電廠,「不用核電廠才是台灣最大的國安破口」;他強調,核燃料棒最終處置問題,科技已有解方,不是不能處理,是民進黨不願面對、政府怠惰。
中選會針對核三重啟公投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今天是第4場。由中選會委員吳容輝擔任主持人,正、反方代表分別是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以及剛滿20歲、有「反核少女」之稱的吳亞昕。
黃國昌說,台灣發電現況是火力全開,違背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山也光電板、海也光電板,丹娜絲颱風讓民進黨光電神話一夕破滅,四處散落的光電板,淪為大型廢棄物的垃圾場。他說,核電的抽象風險,是科技可控的,但光電的具體危害,卻是現實發生的。
黃國昌坦言,福島核災發生後,他曾反對核能發電,但核電在全球復興,關鍵就在「務實、理性、科學」,核燃料棒最終處置問題,科技已有解方,經濟部、台電6月到芬蘭、瑞士高階放射物處置場參觀,也簽下合作備忘錄要協助台灣規劃場址,這是政府不告訴民眾的。他說,核廢料處置嶄新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已成主流選項,有高度安全性與可行性,用過的核燃料棒不是不能處理,是民進黨不願面對、政府怠惰。
黃國昌進一步說,外界擔心當前台灣與中國關係緊張,核電廠恐成戰爭爆發的國安破口;但若中共對台實施海上封鎖,台灣的天然氣會在10天內耗盡,台灣目前能源不具韌性,需要核能發電廠,「不用核電廠才是台灣最大的國安破口」。
從產業發展來說,黃國昌表示,美國商會早就對台灣供電不穩定提出高度疑慮,2025台灣白皮書直指半導體、AI關鍵產業在台灣面臨供電不足的風險,如果政府宣布AI是重點產業,發展AI產業的電要從哪來?
黃國昌強調,希望透過這次公投,重新檢視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有沒有辦法讓民生供電穩定、讓產業無後顧之憂、支撐台灣。他呼籲年輕朋友出門投票,「823核三延役投同意」。
吳亞昕則表示,目前台灣仍無核廢料最終處置場,而燃煤發電則帶來嚴重空氣污染,台灣的能源政策不能一再重複過去的錯誤,更不應該丟給下一代去承擔,「台灣需要的是一個可行、永續並且負責任的轉型方向,而不是對風險視而不見的退步的選項。」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