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爭相在關稅大限前完成協議 印度握「2籌碼」不急不忙
CNBC 報導指出,正當全球各國爭相在 8 月 1 日對等關稅大限之前,與美國達成協議,印度卻老神在在以自己的步調進行談判,有兩大底氣:取代中國的戰略角色與保持在金磚國家的談判靈活度。
印度與英國簽署的雙邊貿易協定,為所有西方大國設定了基調,表明新德里已準備好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貿易。分析師認為,隨著貿易協定的截止日期臨近,華盛頓也有充分理由盡快敲定與印度的協議。
印度在塑造全球貿易格局和地緣政治平衡方面,扮演著日益關鍵的角色,尤其是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大國競爭背景下。
觀察研究基金會研究與外交政策副總裁 Harsh V. Pant 表示:「從戰略角度來看,美國對疏遠印度沒有興趣。它將印度視為一個能夠塑造印太格局的強大夥伴。」
對抗中國的戰略對沖
將製造業從中國遷回美國,一直是川普政府經濟政策的核心原則。分析師表示,由於川普政府主要專注於應對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印度成為全球製造業中潛在的中國替代方案。Pant 指出,印度在管理這場大國競爭中的作用「非常、非常關鍵」。
瑞穗銀行經濟與策略主管 Vishnu Varathan 表示,隨著美國「將自己定位為對抗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將製造業轉移到印度成為一種自然的「妥協」,甚至可能補充美國製造業的回流。
例如,美國可以控制製造鏈中需要更多技術和熟練勞動力的較高端部分,而印度則「以更廉價的勞動力來補充」。Varathan 還指出,這樣一來,印度或許能夠「將中國排除在外,並使美國的地位更具戰略性」,同時在外交鋼絲上行走。
在金磚國家中保持靈活度
觀察研究基金會的 Pant 表示,印度在金磚國家(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在內的 10 個新興經濟體集團)中的作用,也可能為新德里在美印交易中提供「一定程度的靈活性」,根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說法,該集團旨在挑戰西方主導的全球經濟機構,並削弱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川普在 7 月 6 日威脅對與「反美金磚國家政策」結盟的國家徵收額外 10% 的關稅,當時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巴西進行一次備受矚目的金磚國家峰會訪問。一周多後,川普於 18 日再次重申其威脅,稱如果金磚國家「真正以有意義的方式形成」,他將「非常、非常嚴厲地打擊 『他們』」。他補充說:「我們絕不能讓任何人玩弄我們。」
儘管被捲入美國和金磚國家之間的拉鋸戰,印度似乎已經擺脫了川普的怒火。事實上,川普曾多次暗示,與印度的貿易協議框架已接近完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