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處暑節氣防乾咳!專家推薦吃「這」類食物可預防

Heho健康

更新於 6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 黃慧玫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但在台灣,這時如同立秋一樣,天氣仍相當炎熱,氣溫不亞於夏日,秋老虎持續肆虐,沒有「秋高氣爽」,反而多是熱與乾燥,秋天燥熱之氣也較易影響人體健康。

曆書中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亦說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指夏日的暑氣將逐漸消退,炎熱的天氣將到此為止。

Dr.Nice 新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李崇銘表示,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炎熱,早晚則有寒意,晝夜溫差相對較大,早出晚歸者最好隨身帶件輕薄外套,以防身體不適應溫差變化而著涼感冒。

處暑節氣仍熱,最怕秋燥傷肺

對中醫來說,中醫所指的「肺」除了指生理學上的肺功能之外,還包含了人體水分代謝、呼吸道、身體免疫力,例如皮膚、毛髮、鼻腔、咽喉、氣管等,皆屬於中醫「肺」的範疇。

中醫認為秋天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臟是一個嬌嫩、容易受外邪侵害的臟器,秋的燥邪會影響肺臟,使的肺氣過強,耗損人體津液,因而出現口乾舌燥、嘴唇皸裂、鼻乾出血及大便閉結、皮膚乾癢等症狀。

以中醫五臟養生觀念來看,秋天的燥熱之氣容易傷肺,「秋養肺」是養生保健康的王道。李崇銘指出,而「燥勝則乾」,秋天常覺得呼吸不順,容易口乾舌燥,或是容易乾咳,都是因為「秋燥傷肺」的影響。

燥咳問題多,恐成慢性支氣管炎

在乾燥的氣候下,乾咳的患者也逐漸增多。會常感到喉嚨乾燥,無論喝多少水也無法止渴,喉嚨中的痰總覺得卡在那邊,怎麼也咳不出來,甚至還會感到有點喘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燥咳」的情形。

李崇銘說,咳嗽這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些人一旦適應,過陣子就不咳了;而有些人體質弱,甚至可能從秋天一路咳到冬天。倘若輕忽咳嗽,不重視療養,時間一久,還會轉變成慢性支氣管炎,日後三不五時復發,苦不堪言。

李崇銘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的經驗,但想要消除這些症狀,即使多喝水也不見得改善,以「治其根,養其本」才是解決之道,所以秋季養肺確實有其必要,而藉由日常的飲食攝取來「顧肺管」,則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中醫養生重食療,多吃白色食物

中醫養生之道,尤其注重飲食效果。基於五臟與五色之間的對應關係,白色食物具有養肺的作用,平時容易感冒、喉嚨常乾癢、咳嗽、或是支氣管或肺部有疾患的人,則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

李崇銘提醒,白色食物具有滋陰潤燥的效果,例如,白蘿蔔、白菜、高麗菜、白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中則有杏仁、山藥、茯苓、百合、白芍等等,對於一般體質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他強調,白色食物多偏寒涼,雖然一般體質者可放心食用,但有過敏性體質者在攝食時則需多加注意。要著重於補足「肺衛」之氣,「衛」就是衛氣、表氣,就像在人的機體周圍築起保護膜,用來抵禦秋燥及外邪侵襲。

過敏性體質者在此時節的飲食攝取上,建議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如雞排、薯條、韭菜、蒜、蔥、薑、八角、茴香等食物和調味品,這些食物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諮詢專家:Dr.Nice 新悅中醫診所中醫師 李崇銘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秋季乾燥引呼吸疾病氣喘、咳嗽?中醫:多吃「白色食物」養肺好時機

「處暑」養生飲食 5 原則,跟著中醫師「這樣吃」就能抗秋燥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結婚5年沒懷孕!妻檢查都正常 醫見「丈夫1特徵」秒揪不孕元兇

三立新聞網
02

12年間確診3次癌症!跟醫師抱怨自己努力運動,卻還罹癌,醫師:沒有努力運動,也許熬不過這次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戒掉2食物增加1習慣 4旬糖尿病患者成功甩肉16kg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