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劑近億元!救命罕病藥 12 月正式納保,首波 13 人受惠
罕見疾病「芳香族 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AADC)缺乏症」患者的運動功能受限、呼吸功能不佳,也不時發作動眼危象,平均存活年紀中位數僅 7 歲。健保署昨(21)日經健保藥物共擬會決議,納入每人終生一次近億元的基因治療,創下健保給付單價最高藥物紀錄,將採價量議價、分期付款方式,預計今年 12 月 1 日實施,首年 13 位病童受惠。
目前 AADC 缺乏症基因治療支付價為每劑 9,999 萬元,給付 18 個月以上未滿 6 歲的嚴重型病人,受惠人數第一年 13 人,第二至第五年每年 5 人,挹注藥費第一年 13 億元,第二至第五年每年 5 億元,藥費由「罕見疾病、血友病藥費及罕見疾病特材」專款支應。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指出,考量藥價高昂,長期療效具高度不確定性,將視患者病情改善狀況分期支付費用,3 年後再評估療效、重新檢討支付價與條件。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郁文表示,因藥品需由腦殼注射,危險性高,健保署訂定嚴謹的執行醫院及手術醫師資格,且須經健保署審核同意後,才可依個案申請特殊專案審查,病人經審查符合給付規定再用藥。
半數患者不到 7 歲逝,接受基因治療有望活到 15 歲以上
該藥由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胡務亮團隊所研發、長榮集團已故創辦人張榮發贊助,藉由將 AADC 基因經腺病毒載體攜入腦中,提高多巴胺產量,改善神經問題。黃郁文表示自 99 年台大醫院進行基因治療,截至目前最長追蹤達 15 年,已有 34 位病人接受治療;治療後 5 年有超過 7 成的病童可以獨坐、呼吸狀況改善,動眼危象情況減輕等,大幅改變治療成果。
據罕見疾病基金會資料,AADC 缺乏症台灣新生兒發生率約 3 萬分之一,高於日本、美國、歐盟。當患者缺乏 AADC 酵素時,將影響多巴胺與血清素製造,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也會分泌不足,使病患嚴重發展遲緩、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可能終身不會頭控,無法坐或站,無法講話,雙眼上翻且肩頸肌肉痙攣(動眼危象)期間難以進食,半數不到 7 歲就因嚴重功能障礙而逝。
國健署罕病通報個案統計表資料顯示,截至今年 5 月,AADC 通報人數 72 人、過世 25 人、等藥人數 17 人。黃郁文表示,基因治療代表醫療科技的重要突破,對罕病患而言,更是帶來難以想像的治療希望,健保署將持續透過完善審查機制與資源配置,在健保公平永續與全民福祉間達到平衡。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8 月新制整理包/健保給付肌肉萎縮症、青少年 3 次免費心理門診今日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