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烤肉暗藏危機!新療法吸附「丙烯醛」護腎防癌
空污、抽菸、烤肉或油炸食物產生的有害化學物質「丙烯醛」,不僅被國際歸類為可能致癌物,也有研究指出,其可能會惡化腎功能與糖尿病,引發相關併發症。臺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任劉文勝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研發出可有效吸附丙烯醛的口服活性碳,有助於降低致癌風險、延緩腎臟惡化;該研究已獲 2024 年腎臟科傑出論文獎,證實臨床應用上的潛力。
研究顯示,丙烯醛具高度反應性,能誘發氧化壓力與慢性發炎反應,進而對細胞 DNA 造成髓傷、增加癌變風險,因此經世界衛生組織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估,其被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Griup 2A)物質,若長期暴露,恐增加罹患肺癌、膀胱癌等風險。
新研發活性碳吸附法,改善腎功能與血液狀況
劉文勝表示,團隊研發活性碳吸附療法,並分析患者接受後的血液及腎功能變化,發現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顯著提升,血清肌酸肝(Cr)和尿素氮(BUN)下降,意即患者腎臟過濾功能得到改善,腎臟負擔減輕。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後患者的血紅素也有些微提升,血液狀況獲得改善,血清中丙烯醛的含量在腎功能改善的人中下降 72%,在腎功能為顯著改善者中也有一定的下降,證明口服活性碳能有效吸附體內有害的丙烯醛。
此外,由於糖尿病、腎臟病互為共病關係,丙烯醛也被認為是糖尿病惡化的重要促進因子之一,當體內累積過多丙烯醛,亦會影響血糖控制,加劇相關併發症。劉文勝指出,若控制、降低體內丙烯醛濃度,將能減少致癌風險,延緩腎臟與糖尿病惡化,同時也呼籲民眾注意空氣品質、飲食攝取予戒菸,遠離丙烯醛的暴露,以保自身健康。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