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屆月映盃全國泡茶比賽屏大登場蘇粮婷勇奪業界第1杯
【勁報記者于郁金/屏東報導】由屏東縣月映千江文化創意協會主辦,國立屏東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協辦第10屆月映盃全國泡茶比賽,於8月15日假國立屏東大學屏商校區活動中心盛大舉辦,由屏東月映千江文創協會理事長詹帛勳主持,葉杏凌、蘇意清擔任司儀,比賽在下午17時30分圓滿達陣,業界第一杯由蘇粮婷勝出,各組第1名分別是小壺組林進堃、雙杯組周宜瑱、蓋杯組陳麗華、提樑組黃雅玟、茶碗組邱嘉慧,及樂齡組周蕙芬、詹燕和、李蓁銀、邱集金、黃月訓等5位都第1名,呈現五式泡法。詹帛勳理事長表示,今年共有全國來自各地29位選手分為小壺、雙杯、蓋杯、提樑、茶碗及樂齡組競賽,以茶道禮儀、茶道文化結合生活美學,呈現人文展演;除推廣臺灣及客家茶文化、產業發展外;競賽同時推廣禮親奉茶之品格教育,用最感恩一杯茶,重拾華夏文化瑰寶與孝道精神。
本(10)屆月映盃假屏東大學屏商校區活動中心禮堂2F(屏東縣屏東市民生東路51號)盛大舉行,由屏東月映千江文化創意協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詹帛勳親臨主持,與大會榮譽主席(台灣禪茶協會理事長)蓮懺院長、禮親茶道及月映盃創辦人戴羽禎教育長、大會顧問盧麗珍、總評審長邱展裕、總監察長陳素卿及協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教授黃露鋒等,共同領軍下,以茶道禮儀、茶道文化結合生活美學,呈現人文展演,可謂臺灣茶界一大盛事。
屏東月映千江文化創意協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詹帛勳表示,屏東這片土地充滿陽光、笑聲和濃厚的人情味,本次盛會誠摯地迎接35位優秀評審及29席司茶人;感謝大家在炎熱氣候下仍撥冗參加這一盛事,他深表敬佩與感動,也感謝所有參與者展現的熱忱;回顧協會自103年成立至今,歷經10年成長與累積;當初首次司茶是在屏東千禧公園榕樹下,如今協會已開花結果,所有成果都要感謝教育長戴羽禎老師付出,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精神導師,也是協會創始重要推手,她發起成立「月映千江協會」、推動禮親茶道及千日紅戶外祈福茶會,在文化與茶道的結合上播下了種子,使人文芬芳蓬勃流溢於國境之南;特別的是,戴老師不僅是一位堅定守護茶文化的磐石,也是引領茶文化發展穩固力量。
詹帛勳進一步指出,協會自2014年起推出的「月映盃」今年已邁入第十屆,秉承中國茶道博大精深理念,融合文化創意美學,充分展現茶文化的新形態;本屆比賽感謝國立屏東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協辦,透過泡茶比賽,讓文創與臺灣人文巧妙融入產業,並向大眾呈現茶之美、分享茶之愛,進一步傳遞司茶人所追求的泡茶理念與用心;茶的存在能帶給人們感動,也促使個人成長,這份價值值得珍視與感恩;同時,協會在第1屆理事長曾瓊慧前議員、第2、3屆邱展裕等,鼎力相挺,連接3任理事長奠定良好基礎;他承蒙信任接任第4屆理事長,並在戴羽禎老師提供的北、中、南豐富人脈資源支持下,凝聚各方力量,吸引評審專家不畏路途遙遠一致支持,更感謝歷屆理事長努力與無私奉獻;期待本次盛會圓滿成功,期許未來協會能持續發展壯大,將茶道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本屆由總評審長邱展裕,總監察長陳素卿領軍,集結全國最優質評審團隊,陣容強大;以「茶道禮儀、茶道文化」結合生活美學,呈現了一場兼具人文氣息展演,吸引來自全國茶產業界及茶文創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欣賞茶藝之美;今年比賽茶由黃瓊惠老師贊助,提供「高山茶清香型」,更顯珍貴;另,今年選手中還包括遠道從洛杉磯前來的周蕙芬,及二度參賽新加坡選手韓敏麗,為活動增添國際色彩;此外,大會特設六席「貴賓茶席」,司茶人分別是王瀟斌、李靜彗、劉細蓬、吳德卿、陳碧真及陳俞汝,他們皆是歷屆比賽選手及有豐富經驗的資深茶人。
同日,第10屆月映盃也安排精彩節目表演;盧欣彥老師以古琴演奏《漁樵問答》作為開場,為活動揭開序幕;盧欣彥老師出生於屏東,自幼受施桂珍老師啟蒙,步入古琴藝術之門,並在屏東藝術館參與過「琴韻箏聲」音樂會;他在施老師過世後,轉由李孔元老師指導,近年更活躍於雅集及茶會表演,透過恬淡和雅琴聲展現絲絃深刻韻味。
此外,由王寂樂老師帶領6位在地學生,共同演出以〈缽〉舞為主題《a peaceful place》;王寂樂老師是台灣覺知缽舞創始人,現任台灣心缽舞團團長、台灣一碗禪茶文化學會理事,同時也是心光燦爛工作室靜心奉茶主持人及潤心茶會顧問;她在台灣媒體及文化界亦享有盛譽,以其深厚禪舞和茶文化造詣,再次為活動增添獨特魅力。
月映千江茶文創協會創始人暨佛光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生戴羽禎老師表示,天下茶人是一家,臺灣有150餘年飲茶文化,「月映盃」是傳承中國茶道療癒美學,今年8月15日舉辦「2022第7屆全國月映盃泡茶大賽」透過茶道、茶文化的推廣,多方交流,不僅建構我國茶產業之新價值鏈,亦提升臺灣茶產業的附加價值,月映盃不只是選手舞台,也是評審和陶藝作家舞台;另外,更是一個文化綻放舞台;我們都應為自己和眾生奉茶,一杯慈悲自己,一杯為善待眾生的正念茶;此次盛會同時舉辦禮親奉茶,強調「孝親 、人倫」回歸;此次活動不僅匯聚茶道喜好者一同切磋交流,更是月映盃得以成長量能。
詹帛勳指出,2025第10屆月映盃後半場安排感恩茶會,因比賽日期是父親節下一週,奉茶對象,希望是選手父親或尊親屬、或想感謝的人;孝道、師道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重拾文化精隨才是有福之人!希望「禮親茶道」能往下扎根,讓下一代開出希望花朵;本屆比賽亮點是什麼?!守善不移月映盃「2025第10屆月映盃」活動亮點有以下:
1、月映盃是唯一通過國際ISO認證協會所舉辦,社會形象好、責信度高的競賽活動。
2、選手要會五式泡茶法:小壺、提樑、蓋杯、茶碗、雙杯。
3、選手先上傳泡茶理念,同時並為自己茶席命名,每一席都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4、茶道美學結合孝道之體現:尊敬師長、感念父母恩之奉茶禮。
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錢買得到精美茶具,卻買不到文化人文底蘊的厚度。
6、學茶到有自己的理念、到茶席佈置是需要時間養成,包括品格與涵養。
7、受限於場地人員整體素質、山頭主義,要大格局很難,月映盃沒有流派門戶之見,歡迎十方愛茶人;月映盃只有文士相互尊重,沒有文人相輕陋習。
8、最優質的國際級菁英評審團(本屆活動頁面有一一介紹經歷)。
9、選手能讓水準一流評審打分數,都是與有榮焉:今年聘請茶界菁英一流評審團隊,帶領一流選手,締造一流世界級演出。
10、選手可設計展出自己的茶帖,兩岸三地難得一見人文美學場面。
戴羽禎老師在《我禮親,我奉茶》乙文曾提及:少兒,就是少年和兒童的簡稱;是指7歲到18歲、2到12歲、4到14歲的少年兒童;兒童,是指從生命誕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類;但兒童時期的年齡段各有不同,而較多國家的定義與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相同,兒童是指18歲以下任何人,無論是兒童茶藝或少兒茶藝,他們所指的都是一群需要被保護的18歲以下;兒童(少兒)茶道,除了茶道技巧,更著重的是品格教育;敬天、惜物、愛人,2011年開始,禮親奉茶就在全臺灣國小學童寒暑假,體驗營之營隊中展開,每一次都有每一次深深感動;「禮親茶道」重拾人倫瑰寶,發揚孝親尊師傳統,在邁向第10年同時,更深切體會到品格教育向下紮根,實是刻不容緩;希望孝道結合茶道美學的禮親茶道,能推廣到每一個家庭,世界每一處有炎黃子孫角落。
據了解,戴羽禎老師於民國100年開始推廣「禮親茶道」,將孝道與茶道結合,重拾華夏人文瑰寶,強調孝親尊師老重道的人倫精神;所謂「禮親茶道」,正也是戴羽禎長期推廣茶文化,來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阿曼神-戴羽禎老師理念,她不僅是禮親茶道教師、創辦人,以行茶孝禮為先,思想教育崇尚儒家,也因此桃李天下。
戴羽禎老師表示,熠熠生輝 「月映第一杯」,每一屆大會從參賽選手中選出,該選手同時具備業界身份的,一個頒给業界的獨立獎項;尤其是大家的高度關心,月映盃之月映第一杯,我真的很感動,希望藉由大家關心,月映盃愈能閃耀其寶光,因為是大會唯一獎項,有人誤認為、以為是總體之冠,不過單就「產業面」來看的確是,選手本身是產業中一份子,既已投入大量心力,又願繼續堅持的菁英,這也是高瞻遠矚的一座獎盃;得獎者也就是實戰的一員,也就是大會頒給茶湯最優的,並具業者身份選手;「月映第一盃」是指業界最用心,本身已投入產業,卻不忘積極推參加比赛選手;現在,您知道何謂「月映第一杯」?而詹帛勳理事長(大會總幹事)正是第3屆「月映第一盃」,當初肯定、今日綻放,這不就是最美好傳承嗎!
禮親茶道—以品格為國際競爭力的文化教育
在全球化今天,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已不僅是科技與經濟,更是深植於人民內心品格與文化修養;「禮親茶道」正是在這樣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它融合孝道精神與茶道美學,將奉茶化為日常修身、感恩傳情與文化交流橋樑。
創辦人戴羽禎老師,自2008年起專注於茶文化與孝親文化推廣,於2012年正式創立「禮親茶道」體系;她將茶道視為品茗藝術與心靈教育的結合,致力於將茶文化與孝道、禮儀融入現代生活;戴老師策劃並主辦多場「禮親奉茶」大型活動與國際交流茶會,包括2014年創辦「月映盃全國泡茶比賽暨禮親奉茶」,並於臺北、屏東、臺中、高雄、臺南等地巡迴舉辦,吸引兩岸及海外茶藝人士參與,累計培訓茶藝專業人才逾千人。
戴羽禎強調,茶道精神在於「以茶表心、以禮傳情」,透過奉茶表達對父母、師長與長輩的感謝,並將這份文化傳承至年輕一代,使茶文化成為凝聚家庭情感、促進跨領域文化交流重要媒介:
1、品格教育—國家未來根本:
(1)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品格教育則是他們立足世界基石;無論中西文化,美德皆為人心共通追求。
(2)禮親茶道透過「一週一美德」推行方式,在52週中引導孩子於日常中實踐尊重、耐心、感恩與傾聽。
(3)生活中,教育契機往往稍縱即逝:美德計畫,提供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語言與架構,使親子在靈性與情感上共同成長。
2、父母與孩子的雙向成長:
(1)父母若自身沒有成長,很難真正引導孩子;學習美德,既是對孩子教導,也是父母自我療癒過程——釋放原生家庭傷痕,清理負面記憶,建立健康的親子互動;孩子如同種子,具備成為參天大樹潛能。
(2)父母與師長任務,是給予正確引導與關懷,使他們不再自我中心,而能在美德中獲得自尊與快樂,並延續到青春期,減少叛逆與社會問題發生。
3、社會適應力與人格養成:
(1)放任式教育容易導致孩子耐心不足、受挫力低、過度依賴他人。
(2)禮親茶道以茶席為教育場域,讓孩子在行茶過程中培養耐心、專注與自律—懂得等待水溫,尊重奉茶禮序,都是生活中最真實品格訓練。
(3)這種訓練也幫助父母跳脫過度溺愛的束縛,讓教育回歸尊重、平等與真誠。
4、禮親茶道的精神內涵:
(1)「禮」:舉止文雅、行為規矩、待人以誠,讓他人感受到被重視與尊重。
(2)「親」:禮敬父母、師長與社會賢達,亦折射出自我尊重。
(3)懂得自我尊重的人,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他人,內心富足而安定。
(4)禮親茶道,是親子教育與生命陪伴的藝術,抓住生活中的學習契機,培養美德,涵養品格,使文化精神在日常中生根發芽。
5、一杯茶,承載文化的重量:
(1)在茶席上,孩子雙手奉上一杯熱茶,輕聲說:「請喝茶」。
(2)這一杯茶,不僅是敬意表達,也是文化傳遞。
(3)孝道與師道是中華文化瑰寶:重拾這份文化精髓,讓它從茶席開始,在下一代心中生根,開出希望花朵。
總評審長邱展裕感性的表示,席席都是風景,人人都帶來觸動人心感動!主辦單位感謝贊助者、協助志工、評審老師、參賽選手、攝影師、賞茶客們,共同一起成就了一場精彩!已經找不出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內心感謝,及對大家用心付出讚嘆!非常喜歡一句話:「我好喜歡盡了心,盡了力的自己」,致上恭喜,感恩,與互勉!要特別感謝理事長詹帛勳帶領團隊及各位評審老師,在推動茶文化路上,一直給我們支持跟鼓勵,增添無比前進動力及熱情。
曾參與月映盃李化芝分享「第十屆月映杯泡茶比賽,盛大舉辦順利圓滿成功」貼文指出:
(1)「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由禮親茶道戴羽禎老師創辦月映杯泡茶比賽已經進入第10屆,陪伴戴老師由碩士到博士,在屏東縣月映千江創意協會歷屆理事長及會員,並邀請到歷屆茶界知名老師評審們,共襄盛舉,不僅影響也提升茶文化。
(2)和戴老師及春櫻班長伉儷一起南下參加2025/815日月映盃泡茶比賽,見到茶界重要知名老師及禮親茶道學長姊、好友們,人情味滿滿屏東及美食,都是療癒和呼喚著我們一再想親近的好地方。
(3)默禮後,鴉雀無聲;看到各式小品花,有菖蒲、有茶果,選手們執壺、注水、溫杯、置茶,有出湯俐落者、亦有猶豫者,各式不同銅壺陶壺起落之間,看見茶侶奉茶,評審品茶、評茶;禮儀風範,茶湯、茶席;不僅評審專注觀察入微,茶人茶侶紫色默契十足,亮麗登場;頌缽古琴,有的乾淨俐落,有的溫文儒雅、典雅大方。
(3)看到這些,都會想到臺北文大跟隨戴老師習茶,回顧第4屆高雄比賽得到蓋碗組第3名,其備賽的用心練習,可說全力的投入精神;以及後續因為熱愛茶道,進而去亞太學,跟隨藍芳仁老師製茶、讀茶陶,然後去漳州考取高級茶藝師和評茶員,跟隨藍老師武夷山的張天福紀念茶會。
(4)2017年跟隨婦女菁英聯盟黃喜惠總會長貴州參訪美好行程,及四年多茶之旅、茶山茶遊學,並創立「茶器美學之道」學茶歷程。
(5)泡茶比賽圓滿後慶功宴,靜芸姐家的14樓,充滿溫馨有愛的茶會;其間有美國遠道回來,實至名歸周姐姐和朋友們,讓越夜越美麗!
(6)8/16最重要的重頭戲,是拜訪竹田頓物堂邱展裕理事長、梅蘭姐伉儷的茶會;佳茗、美食、手染圍巾,都是讓人愛不釋手,不捨離開的原因⋯⋯。
(7)感謝戴老師創辦禮親茶道月映盃,有春櫻班長如長姐及母親般的愛,串連著禮親茶道眾學長學姊學弟學妹們,謝謝靜芸姐、文君老師溫馨接送情誼,期待下次和盧姐一起品茶,及所有屏東的姐姐妹妹們。
(8)開心快樂幸福滿滿的屏東行,收穫滿滿賦歸-2025/08/16於新左營到苗栗高鐵上。
主辦單位指出,月映盃第1屆在屏東佛光講堂舉辦司茶人成果展,第2屆在臺北市政府沈葆楨廳全國比賽成果顯赫,一炮而紅,由南紅到北,一舉成名,這都要感謝所有人共襄盛舉,而其中現任邱理事長也是當初茶碗組榮獲第1名殊榮;第3屆在臺中市政府、第4屆在高雄市政府、第5屆在臺南市政府新營民治市政中心、第6屆在屏東縣政府;109年因疫情停辦,110年靄靄停雲感恩茶會在和樂餐廳司茶;第7屆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第8屆適逢疫情解封順利在國立屏東大學,第9屆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多功能活動中心B1,第10屆在國立屏東大學舉行;這幾年一路以來,承蒙多位總幹事及副總幹事默默付出,不計酬勞,情義相挺,才能有今日月映千江協會蓬勃發展;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再次衷心感謝大家蒞臨,讓本屆賽事圓滿完成。
詹帛勳理事長表示,本屆月映盃已在大家共同努力與熱情參與下,劃下圓滿句點;作為理事長深感榮幸,也滿懷感激;感謝每一位選手,你們的創意與表現,讓我們見證年輕世代潛力與熱情;感謝評審老師專業指導與中肯建議,讓比賽更加嚴謹而有深度;感謝所有志工,你們默默付出,是這場活動能順利運行幕後英雄;更要感謝理監事群全力支持與協助,是你們堅定後盾,成就了這次成功;月映盃不只是一次比賽,它是一個讓夢想被看見、讓努力被肯定平台;今天的落幕,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再次誠摯感謝大家參與與付出,期待明年我們再次相聚,共創更多感動與精彩。
詹帛勳進一步表示,月映盃已圓滿結束,我想向所有參與夥伴致上最深感謝;謝謝選手精彩表現、評審專業指導、志工無私付出,及理監事群全力支持,總幹事充分規劃;有你們,才有月映盃精彩與圓滿;謝謝大家,我們明年再見。
屏東月映千江文化創意協會說明,「第10屆月映盃全國泡茶比賽」評審組,由總評審長邱展裕、總監察長陳素卿、大會主席詹帛勳共同組成,分「小壺」、「雙杯」、「蓋杯」、「提樑」、「茶碗」及「樂齡」等6組,各組評審各5位,共30位,加上總評審長邱展裕、總監察長陳素卿總計32位擔任此次評審(大會主席詹帛勳除外),各組評審如下:
1、「小壺」:(茶湯)李陽貴、高敏貴、林绣娃、(茶席)童惠貞、(禮儀)陳守環。
2、「雙杯」:(茶湯)吳書緹、郭坤榮、王寂樂、(茶席)賴德勤、(禮儀)鄭酈瑄。
3、「蓋杯」:(茶湯)俞瑞玲、利展豐、王俊雄、(茶席)蘇玉禎、(禮儀)方麗雲。
4、「提樑」:(茶湯)李華倫、謝瑞蓬、黃瓊慧、(茶席)陳啟章、(禮儀)施素芬。
5、「茶碗」:(茶湯)謝明素、王翊年、柯惠娟、(茶席)楊文欽、(禮儀)張欣齡。
6、「樂齡」:(茶湯)戴羽禎、阮小婉、林文輝、(茶席)李瑞媚、(禮儀)楊蘭清
是日蒞臨貴賓: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東部分場蕭建興廠長、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姚志旺、主秘方啟峰、國立屏東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教授黃露鋒、台灣禪茶協會理、月映千江茶文創協會創始人暨佛光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生戴羽禎老師、中華五眼恊會慈羽秘書長、台灣禪茶學會度萱副秘書長、總評審長邱展裕、大會顧問盧麗珍、伊勢丹家具百貨生活館總經理詹吉村、屏東縣詹姓宗親會理事長詹景賀、屏東縣機車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世忠、屏東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陳哲明、屏東美濃同鄉會理事長陳瑋瑩、台灣六堆觀光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文豪、財團法人高雄市四維茶藝協會童惠珍、高雄市茶緣茶藝協會理事長曹俊崋、唐逸茶藝研究協會理事長鄭至宏、財務長林秀芬、高雄市雅士壺友會常務理事朱珍香、總幹事鄭寶鯨、高雄市茗泉茶藝研究會理事長陳素卿(總評審長)、屏東文化處處長吳明榮、客家事務處處長李明宗、瑞光里長盧逸洋、民和國小校長林純宇校長、崁頂國小校長黄拓榮校長、台灣六堆觀光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徐秉正、高雄市東高雄觀光產業聯盟總幹事劉紹傑等。
第10屆全國月映盃選手比賽得獎名單:
(如有更新或調整,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主)
1、業界第一杯:蘇粮婷
2、各組第1名:林進堃(小壺組)、周宜瑱(雙杯組)、陳麗華(蓋杯組)、黃雅玟(提樑組)、邱嘉慧(茶碗組)及周蕙芬(樂齡組);各組分別第1名/第2名/第3名/禮儀風範獎/茶席設計獎如下:
(1)小壺組:林進堃/曾靖云/莊雅閔/楊馥源/王素真
(2)雙杯組:周宜瑱/洪千蘋/蔡佳蓉/林奕萱/孫惠蓮
(3)蓋杯組:陳麗華/蘇柏云/吳咸懿/蘇粮婷/韓敏麗
(4)提樑組:黃雅玟/呂嘉耘/李燕偉/張孟珍/陳寶嬰
(5)茶碗組:邱嘉慧/陳春梅/胡晴雅/李麗虹
3、樂齡組:及樂齡組周蕙芬、詹燕和、李蓁銀、邱集金、黃月訓等5位都第1名,呈現五式泡法。
4、最佳茶侶:王鎂榛、楊瓊瑤、許秀珍
(于郁金攝/部分主辦單位提供照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