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機廠「總辦公室」重現 感受鐵道職人精神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為使民眾感受原「臺北機廠」歷史場域氛圍,國家鐵道博物館推出「總辦公室現地展」,重現廠長室、副廠長室、會議室、出納股等辦公室場景,營造出不同時代辦公空間風貌及內容主題;還搭配館藏物件、文獻檔案,以及曾經服務臺鐵50年的副廠長鄭萬經個人珍藏、口述影音資料,讓民眾不僅能感受歷史空間氛圍,還能看到鐵道職人精神的深厚內涵。
老家具化身展示載體 重現1970年代氛圍
總辦公室(舊稱事務棟)為過往臺北機廠的行政中樞,也是出入廠區的主要門戶,自1935年落成至2013年「臺北機廠」搬遷到桃園富岡機廠前,一直作為行政辦公空間,現經修復再利用後,將1樓轉變為對外開放參觀的展示空間。「總辦公室現地展」開放範圍包括過往臺北機廠的廠長室、副廠長室、會議室、總務室轄下的出納股,將廠區內的木製辦公家具修復與整理,讓老家具成為展示載體,重現1970年代的歷史氛圍。
其中,廠長室重現1960至1970年代「臺北機廠」廠長室辦公空間氛圍,透過大量原木家具與細緻裝潢,呈現當年廠長作為領導者的權威形象。此空間亦象徵臺北機廠在臺灣鐵道現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為鐵道轉型與技術革新的幕後推手。
副廠長室展出前副廠長、國寶級蒸汽機車修復大師鄭萬經珍藏的個人物件與口述資料,民眾可藉由參觀歷史文物展品,認識這位鐵道職人求學、工作、退休至退而不休的生命歷程,更加了解臺灣的鐵道發展歷史。
等比例仿製大會議桌 還原決策環境
會議室原為廠長邀集各單位主管研議廠務的場所,房間中央以1比1比例仿製自日據時期留存移至富岡機廠的大會議桌,有著厚重造型的外觀,點綴著精緻的雕刻,還原臺北機廠主管進行各種決策的環境。
出納股則呈現出當時負責編製薪資名冊、現金保管、購料款項撥付等內部事務,以及對外廠商放款情景,展場中特別展出過去放置各工場薪水袋木箱典藏品,以及發放薪水時出納股的公用防護木棍,呈現當時情境氛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