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額儲蓄明年衝破5兆元 主計總處揭:投資趕不上出超
主計總處最新預估,2025年超額儲蓄回升至4.79兆,明 (2026) 年更將一舉突破5兆元大關,達5.1兆元,反映出閒置資金仍多,投資動能不夠強,為經濟發展添隱憂。主計總處官員說明,其實投資動能不算弱、也蠻強的,只是趕不上出口成長的幅度。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顯示,今年超額儲蓄提升至4.79兆,比5月底預估的4.09兆元更高,創下歷史新高,明年估計超額儲蓄更將達到達5.1兆元。今年超額儲蓄率則從上次預測的15.25%,提升至17.51%。
「超額儲蓄」意即儲蓄與投資的差額,以主計總處8月中最新公布的2025年預測數4.79兆元為例,則是國民儲蓄毛額11.98兆元減掉國內投資毛額7.19兆元。
過去一般解讀多是,若儲蓄與投資約略相等,未消費的資金被政府與企業用來投資新廠房、新技術,充分運用;若儲蓄遠大於投資,代表財富閒置,較不利未來經濟發展。
有關超額儲蓄上修,創下歷史新高,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經濟預測科長黃耀民解釋,主要原因是出口變好,所以「出超上修」。
黃耀民指出,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8月最新預測資料,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2.6%,較5月預測上修0.3個百分點,因此台灣經濟預測也上修。此外,這幾個月AI產業帶動出口的狀況,比主計總處當初預期的都好蠻多。
超額儲蓄創新高,反映閒置資金仍多,投資動能不夠強,是否為經濟發展添隱憂?黃耀民說明,超額儲蓄上修很多,主要仍是因為「出口的的力道實在是太強了」。其實投資也是上修的,投資動能不算弱、也是蠻強的,只是趕不上出口成長的幅度。
黃耀民表示,根據調查,美國及全球對於台灣AI產品需求強勁。之前美國宣布祭出對等關稅時,主計總處本來也覺得我國出口可能會受到一些關稅的影響,業者可能會觀望,不過這段時間觀察卻發現,半導體、封裝等廠商,甚至還有加碼出口的情形。
黃耀民提到,例如今年1月至7月份,我國對美國出口總計金額就有700億美金;去年對美出口總計有達到800億美金,數據相當可觀。此次發生出超上修,帶動超額儲蓄新高,原因就是這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