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治療大腸癌一定要開刀嗎?醫揭「1微創手術」肚皮無傷口、恢復極極短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30日08:50 • 楊瑞秋

國健署癌症資料顯示,2022年大腸癌病例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第2名,2024年大腸癌死亡數7千人,則是10大癌症第3名。若要切除腫瘤,從傳統手術到三孔或兩孔的微創手術,須「開腹」都讓患者憂心。花蓮慈濟以「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早期消化道腫瘤,可及早治癒早期癌病變,因患者幾乎「無感」,也能快速接軌日常生活。

花蓮慈濟醫院內視鏡進階治療科醫師簡錫淵解釋,「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從食道等自然開口進入食道、胃與大腸,因肚皮上無傷口,被稱為「肚皮無創」手術。對於還無擴散風險的早期癌症、癌前病變,或雖是良性但日後可能引發問題的消化道腫瘤,都能提早切除治療,且效果良好,患者大約6個月1年後再回診即可。

「肚皮無創手術」恢復期極短

簡錫淵分享個案,馬先生健檢時發現有糞便潛血,進一步到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大腸鏡和胃鏡檢查。經檢查發現在胃部有異樣,是早期的癌病變。因考慮體表無任何傷口,遂進行此手術。簡錫淵指出,個案腫瘤在胃部下半段,同樣大小腫瘤若進行外科術式,可能需要「次全胃切除」,相當於切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胃。若腫瘤在上半段靠近賁門和食道,傳統做法甚至需要切除全胃。
現今較先進的外科手術,仍不排除切除部分的胃,對患者身心都是不小負擔。評估個案病灶約2~3公分,以內視鏡手術約1個多小時完成,也因微創治療,術後4小時就能喝水,最快隔日能進食,大幅縮短恢復期。

日本醫師發明,無傷口接軌日常

另一位個案林小姐,因腹痛發現排便流血而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透過介紹內視鏡微創手術,經診斷發現適合此術式而決定採用,在切下病灶化驗後確認為尚未變異的良性腫瘤。林小姐術後分享,如同睡一覺醒來,甚至不覺得在進行手術,因沒有傷口,能快速恢復日常生活。
此內視鏡微創術式是10多年前由日本醫師發明,發展迄今已相當成熟。曾多次前往日本進修的簡錫淵說明,內視鏡手術可縮短手術時間,且身體外部沒有任何傷口,對於還沒有擴散風險的早期癌症、癌前病變,或者雖是良性但以後可能會造成問題的消化道腫瘤,都能提早將病灶局部微創治療切除,且有很好的效果,病人大約6個月或1年之後再回診即可。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