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三公投》反對延後責任的能源政策 吳亞昕:不該把風險留給下一代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民眾黨力推的「核三重啟公投」第4場發表會於今日舉行,由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對決女學生吳亞昕。反方代表吳亞昕強調,核廢料的處置是一個攸關世代正義的問題,因為核廢料要數千年,甚至數萬年後才會安全,「我們沒有資格為了自己這一代的電力需求,就把風險全數留給下一代。」
「核三重啟公投案」的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年滿18歲者皆具有投票權。
吳亞昕表示,很多人會說核廢料的問題並非無解,還會附上一些看起來很合理的理由,包括根據台電公司的計畫,他們預計在2028年完成選址程序,但是目前立法院連選址辦法都還沒有制定,國外選址通常也需要耗費10到15年之久。所以有人說,只要政府和台電認真去做,台灣在2055年就會有最終處置場,事情真的這麼簡單?以目前的進度來看,專家認為這種樂觀的說法一定會跳票。
吳亞昕也強調核廢料處置中的道德責任,並舉德國為例。他說,2011年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決定走向非核家園,並成立道德倫理委員會,從道德和倫理的角度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關於核廢料,該委員會指出,要解決核廢料問題,最重要的前提是先停止核電廠,唯有如此,核廢料的總量才有辦法被估算,只有不再增加核廢料,才有辦法真正處理核廢料。
吳亞昕認為,也因此,現在停止核電廠的運作,是台灣要處理核廢料最關鍵的一步,「如果我們還繼續使用核電,繼續製造更多的核廢料,那這個問題就永遠沒有辦法被好好解決。」
吳亞昕說,「我們反對重啟核三,就是這種不斷延後責任的能源政策,我們要的是一個願意誠實面對核廢料,不再繼續製造更多問題的政府。」
吳亞昕表示,8月23日他即將投下人生中的第一票,今天站在這裡,是希望這些關鍵問題能夠被討論清楚,在風險都還沒有被釐清的情況下,核三是否重啟這個問題,不應該被草率的由全國公民投票決定。「所以8月23日請大家要出門投票,投下不同意,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的能源選擇負起責任。」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