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學者分享惠頓投書 「敵人是自己創造的」籲賴清德虛心傾聽
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前發表《台灣如何失去川普》,稱台灣與川普「漸行漸遠」,引發熱議。惠頓昨天(12日)再度撰文,而旅美學者翁履中也分享在臉書,並指台灣執政黨面對國際上的批評,常先貼上「動機可疑」、「替在野黨說話」的標籤,可能造成美國共和黨對颱失去耐心和信任,建議賴政府虛心傾聽。
翁履中指出,惠頓的第1篇評論遭台北與華府過度反應、高調反駁,甚至進行人格化攻擊與動機質疑,結果反而意外將其聲音推進更多共和黨新右派的視野,這群人不是媒體上的評論者,而是當前美國政局中具有實質影響力的派系。
更值得注意的是,惠頓這篇文章的副標題,選擇以「長期支持台灣人士的建議」呈現,清楚傳達他是長期支持台灣的朋友,如今卻必須公開回應批評,帶著失望與警告的意味。
「當1位在美國保守派圈內長期為台灣發聲的人,用這種姿態寫文章時,執政黨更應該停下來思考,他到底在回應什麼,又是誰讓他有這樣的情緒?」翁履中提到,惠頓前一篇文章中的觀點確實並非每個細節都正確,但共和黨朋友們提醒,真正的重點是文中呈現的,是共和黨新右派中確實存在的看法,台灣的執政黨不該全盤否定,更不該用貼標籤方式阻擋惠頓和不少共和黨人士認為是對台灣有益的真心諍言。
翁履中也對惠頓的最新投書做重點解析,首先是國防方面,惠頓建議台灣效法以色列,樹立清晰的「獨立自衛理念」,同時,總統賴清德應公開表達「台灣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總統派美國人為台灣犧牲生命。」惠頓也建議台灣部署全球最先進的無人機為核心的軍隊、並向太平洋其他國家出售武器裝備,將軍事討論從「國防支出佔GDP比例」轉向「台灣與美國民眾能理解的實際戰力」。
在政治方面,惠頓呼籲台灣主動挑戰美國國會是否夠真心支持台灣,建議台灣催交軍售、要求允許台灣參加2年一度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並永久排除中國參與,以及退回美援資金等,重新建立「台灣自籌防務」形象,彰顯不依賴美元援助的稀有盟友地位。
惠頓也建議台灣應建立全新的「中華民國」概念,重整中正紀念堂、歸還中國內戰時期帶來的文物等,這種「自由的中華民國」與「華獨」接近,「中華民國獨立」被認為最符合美國利益。經濟方面則建議台灣效法新加坡與杜拜,建立自由市場經濟,興建模組化核電廠、升值新台幣並與美元掛鉤,以降低能源成本、穩定匯率並優化貿易結構。
翁履中接著就惠頓此文發表評論,他提到,共和黨對台灣國防的期望是「玩真的」,不是作秀。國防支出必須持續增加,且花在能立即提升戰力的地方,無人機戰力必須成為重中之重,自主衛星系統更必須立刻規劃,因為美國的商業衛星並非完全可信,尤其當供應商在中國有龐大商業利益時。
「至於黑熊軍團這類民兵組織,新右派的態度很直接,如果不納入軍事體制,就只是笑話!」翁履中認為,黑熊必須編入正規訓練與作戰編制,否則在他們眼中只是政治表演。惠頓的觀點提醒台灣,國防不是「象徵性姿態」,而是要讓盟友看見台灣有獨自作戰到最後一刻的決心,才會有人願意幫忙。
在政治層面,翁履中表示,惠頓的許多建議確實切中要害,在戰略上非常合理,但「把軍購提升至400億美元換如期交貨」的做法,恐對台灣財政與防務優先順序造成巨大壓力;而退回美援資金則可能被部分美國政治人物解讀為「拒絕合作」或「外交姿態過頭」,必須先與華府友人充分溝通。
在國家認同上,翁履中點出,台灣的媒體與親執政黨評論人士普遍不了解、甚至曲解惠頓的觀點,而新右派的視角往往比深綠更激進,他們支持的並不是「法理台獨」,而是建立一個全新的「中華民國」概念,與舊有的政治連結徹底分離。他說明,新右派主張傾向「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避免因台獨讓美國陷入兩難,因此在台灣政治光譜上,其實與所謂的「華獨」路線接近,某種程度上,「中華民國獨立」正是他們認為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國家認同模式。
而在經濟上,新右派將台灣視為有能力自立的富裕夥伴,因此他們的建議看似友善,實際上是希望台灣承擔更多開放市場的風險與成本。翁履中指出,放寬金融管制、吸引資金流入,確實能增加競爭力,但同時也會讓台灣在國際金融波動中更脆弱,這部分台灣必須有自己的風險管理方案,而非全盤接受。
翁履中直言,新右派的論述,不論台灣哪一個政黨都很難完全接受,因為它的核心是「美國利益中心」。他誠懇呼籲執政者應當察納雅言,別讓台灣陷入更困難的處境。「這次如果要針對惠頓投書再次回應,請展現虛心態度,用智慧去斡旋,不需要與新右派硬碰,更不要用國內選舉的攻防邏輯去處理國際政治」,翁履中強調,虛心傾聽、審慎回應,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外交摩擦。
最後,翁履中表示,也許還會有人質疑,為何要怕共和黨的一個小人物?他直言,如果執政黨真的想硬起來,自己也支持,畢竟美方許多要求實在不合理也不可行,但若要選擇強硬,就應誠實向國人說明台美之間目前的溝通障礙與摩擦,而不是讓台灣人民以為台美關係依舊良好,「勇敢不是用嘴巴說,也不是在網路上喊,更不是只想著如何解決掉提出問題的人,而是必須有能承受衝擊的準備。」
翁履中說,惠頓的投書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台灣,新右派認為台灣太軟弱,他們對台灣的「幫助」,就是認為必須用最直接的方式打醒台灣。他也呼籲賴政府,面對共和黨各派系要廣結善緣,不要用政治思維認為所有建言者都是政治攻擊。「因為在國際政治裡,朋友是累積出來的,而敵人往往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責任編輯:呂品逸)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