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經濟場景將發生?美銀:近20年首個利率降通膨升局面恐出現 美元將暴跌
最新研究顯示,美國聯準會 (Fed) 若在今年開啟降息週期,市場將迎來利率下行與通膨回升並存的罕見經濟場景。
美銀分析師 Howard Du 帶領的全球研究團隊周四 (14 日)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市場已將 9 月 Fed 降息 1 碼機率定價至接近 100%,且預估今年剩餘時間累計降息至少兩次。這意味著,即便通膨升溫,Fed 也可能重啟降息。
報告指出,即便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月增率僅溫和成長 0.1%,但到今年底 CPI 年比仍會回升至 2.9% 左右,較上半年 2.3% 至 2.4% 的水準明顯上升。
美銀強調,這種「通膨上行、利率下行」的組合極為罕見。自 1973 年以來,Fed 在通膨上升時降息機率僅 16%。上一次出現這種政策組合是在 2007 年下半年至 2008 年上半年,當時全球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推高整體通膨,Fed 基於房市和勞動市場疲軟跡象選擇降息。
根據美銀測算,基於基數效應,若今年剩餘時間 CPI 月增率維持在 0.1%,年增率年底將回升至 2.9% 左右。若使用 Fed 更青睞的核心 PCE 物價指數分析,較去年同期指標上升趨勢會更早出現。此外,「對等關稅」政策也為未來幾個月通膨帶來供給側衝擊的上行風險。
市場對 Fed 降息預期轉變,源自於 7 月非農就業數據走軟及先前月份數據下修。同時,通膨前景潛藏上行風險。
美銀外匯策略師 Howard Du 表示,若 Fed 重啟降息週期,今年剩下時間內的降息舉措恐在通膨年增率上升背景下發生,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 2007-2008 年,當時彭博美元指數下跌約 8%。
當央行在通膨抬頭時降息,會壓低經通膨調整後的實質政策利率,削弱本國貨幣吸引力。
美銀回看歷史數據發現,在「通膨上升、利率下降」情境中,美元同期貶值幅度最大,6 個月內平均回報率為 - 1.6%,降息前就開始貶值,降息後 1 至 3 個月內疲軟趨勢延續,6 個月後才可能反彈。今年美元走勢與 2007 年相關性最高,料將創下 1999 年來最大年度跌幅,對美國利率高度敏感的美元兌日元在此情景下往往跌幅最大。
儘管 7 月 CPI 加速至今年來最快成長速度,PPI 漲幅超出預期,但利率交易員定價顯示,Fed 下月降息 1 碼機率仍接近 85%。
美銀分析師鼓勵交易員買進歐元、賣出美元,目標年底前推動歐元兌美元匯率漲至 1 歐元兌 1.2 美元左右。彭博美元即期指數 8 月迄今累計下跌約 1.3%,今年全年跌幅恐增至約 8%,為 2017 年以來最糟糕年度開局,兩年期美債殖利率今年來下跌約 50 個基點。若 9 月大幅降息,2% 的通膨目標有效性令人擔憂,更高的通膨恐將來臨。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