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嫌難用 企業卻喊香!GPT-5靠程式碼神器、超殺價 撂倒Claude
OpenAI 發布最新一代人工智慧模型 GPT-5 後,雖引來使用者批評不夠直觀的批評,但其在程式碼、介面設計及複雜任務推理方面的卓越表現,在強烈吸引了企業市場的青睞。
儘管 GPT-5 發布初期因用戶體驗問題而受到批評,導致 GPT-4 暫時回歸,但這款模型的真正戰場從來都不是消費端,而是競爭激烈的企業級應用。
曾被競爭對手 Anthropic 旗下 Claude 模型主導的企業 AI 市場,如今正迎來一場新的競逐。諸多新創公司如 Cursor、Vercel、Factory 等已迅速將 GPT-5 整合至其核心產品,並指出其在設定速度、處理複雜任務及定價方面皆具備顯著優勢。
特別是在程式碼生成和偵錯方面,GPT-5 的表現已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匹敵甚至超越,打破了後者在該領域的霸主地位。
Vercel 的首席技術官 Malte Ubl 在評論中直言不諱:「雖然 AI 模型領域競爭激烈,但 Claude 一直獨佔鰲頭。它是迄今為止最好的編碼模型,遠超其他競爭對手。OpenAI 當時根本沒機會。」
然而,GPT-5 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Ubl 表示,GPT-5 不僅趕上了競爭對手,甚至在早期原型設計和產品設計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展現出比 Claude Sonnet 更強的創意。
另一位重要的企業客戶、企業內容平台 Box 的執行長 Aaron Levie 則將 GPT-5 譽為一項「突破」。他表示,經過對長篇邏輯密集型文件的測試,GPT-5 的推理能力是過往系統無法比擬的。
他預測,GPT-5 在後台運行的 AI 代理應用中將發揮關鍵作用,使其成為工作流程自動化領域的真正突破。
性能與價格雙重優勢
GPT-5 的成功不僅來自於其技術實力的提升,更得益於其極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與 Anthropic 的高階模型 Claude Opus 4.1 相比,GPT-5 的價格低了多達 7 倍半,這讓企業客戶能更無顧忌地進行實驗與創新。
開發者平台 Factory 的執行長 Matan Grinberg 指出,價格彈性是他們決定使用 GPT-5 的關鍵因素,因為更低的推理成本能鼓勵客戶「更輕鬆地即興發揮」,探索各種想法而無需再三思量成本問題。
除了價格優勢,GPT-5 在技術上的突破也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
人工智慧驅動的編碼平台 Qodo 對 GPT-5 進行了評測,發現其在發現編碼錯誤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該公司表示,GPT-5 往往是唯一能夠識別出安全漏洞或損壞程式碼等關鍵問題的模型,並能提供精準且有針對性的修復建議。
此外,Web 應用程式平台 Vercel 也表示,GPT-5 特別擅長處理複雜任務和思考長指令,將其設定為新開源「vibe 編碼」平台的預設模型。
企業 AI 戰火白熱化
GPT-5 的強勢登場,再次點燃了企業 AI 市場的戰火。儘管 Anthropic 在企業端已佔據先機,並在去年實現了營收的爆炸性增長,其年度營收已成長 17 倍,且與 Amazon、Google、Snowflake 等巨頭建立了深度合作,但 GPT-5 的出現正迅速改變市場格局。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自 GPT-5 發布以來,其 API 使用量激增,模型處理的編碼和代理構建工作量增加了一倍多,推理用例也增加了 8 倍多,證明了市場對其性能的熱烈反響。
OpenAI 的野心不僅止於技術層面。在營運長 Brad Lightcap 的領導下,OpenAI 已經組建了一支超過 500 人的企業銷售團隊,獨立於微軟運作,旨在直接與企業客戶建立聯繫。
儘管模型的運營成本高昂,OpenAI 今年預計將投入 80 億美元,但這正是為了贏得客戶、鎖定客戶並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期業務的戰略。
總結而言,GPT-5 儘管在消費者市場的初次亮相並不完美,但在其真正的戰場:企業市場,它正以驚人的速度證明其價值。憑藉卓越的程式碼能力、強大的邏輯推理以及具備競爭力的價格,GPT-5 不僅挑戰了 Anthropic 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也預示著企業 AI 市場將迎來一場更加激烈的技術與商業競賽。
更多鉅亨報導
•消費者並非GPT-5受眾!企業市場才是OpenAI「流奶與蜜之地」
•WSJ:OpenAI的GPT-5推出受挫 凸顯AI霸主地位難坐穩
留言 0